東海生2014,10/22-11/11(此後陸續有增)

***思考與探索[見後]
***格言與口號[見後]

近代大國崛起、反崛起的戰、事概略

(一)1488-1580 地理大發現時期
*崛起國:葡萄牙、西班牙
*反制國:兩國互爭
*戰、事舉要:

  • 狄亞士發現南非好望角[1488]
  •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1492]
  • 教皇子午線劃定[1493年5月亞歷山大六世為葡、西海外擴張分界]
  • 葡、西簽訂托德西拉斯條約[1494]
  • 達伽馬沿新航路由西歐直抵印度成功[1498]
  • 麥哲倫艦隊環航地球[1519-1522]
  • 德雷克再次環航地球[1577-1580]
  • 西班牙一度兼併葡萄牙[1567-1640]
    *備注:葡、西兩國爭奪非、美、亞洲
    (二)1581-1640 “海上馬車夫”的崛起
    *崛起國:荷蘭
    *反制國:葡萄牙、西班牙
    *戰、事舉要:
  • 荷蘭反西班牙獨立戰爭[1566-1581]
  • 荷蘭海軍打敗西班牙艦隊[1607]
  • 西班牙承認荷蘭獨立[1609]
  • 荷蘭奪取葡佔馬六甲[1641]
  • 荷蘭打敗西班牙而佔台灣北部[1643]
    *備注:荷蘭尚屬商業資本主義
    (三)1640-1850 “日不落國”崛起
    *崛起國:英國
    *反制國:西班牙、荷蘭
    *戰、事舉要:
  • 英、西發生海上衝突[1568]
  • 英、西兩國絕交[1584]
  • 英國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1588]
  • 英國-西班牙長期戰爭[1585-1604; 1625-1630;1655-1659;1701-1714;
    1718-1720;1726-1728; 1739-1748;1762-1763]
  • 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1600]
  • 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1602]
  • 英國內戰及光榮革命[1640-1688]
  • 第一次英-荷戰爭[1652-1654]
  • 第二次英-荷戰爭[1665-1667]
  • 英國奪取葡佔孟買[1661]
  • 第三次英-荷戰爭[1672-1674]
  • 英格蘭、蘇格蘭組成大不列顛聯合王國[1707]
  • 英國工業革命[1764-約1850]
    *備注:英國在革命前已與西、荷等嚴重衝突
    (四)1775-1865 美利堅合眾國創興
    *崛起國:美國
    *反制國:英國
    *戰、事舉要:
  • 英國始建北美弗吉尼亞殖民地,後成十三邦[1607-1776]
  • 英法爭奪北美的戰爭[1756-1763]
  • 北美殖民地反英獨立戰爭[1775-1783]
  • 美法締結同盟[1778]
  • 美利堅合眾國正式成立[1783]
  • 美國聯邦憲法生效[1789]
  • 美國南北內戰[1861-1865]
    *備注:美立國初期在本地經營,尚未投入世界爭霸
    (五)1789-1815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爭時期
    *崛起國:法國
    *反制國:英國、奧地利、普魯士、西班牙、荷蘭、俄國等
    *戰、事舉要:
  • 法國大革命[1789-1799]
  • 第一次反法同盟[1793-1797]
  •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1801]
  • 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
  • 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1807]
  • 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
  • 法軍遠征莫斯科[1812]
  • 第六次反法同盟[1812-1814]
  • 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
  • 滑鐵盧戰役[1815]
  • 維也納會議[1814-1815]
  • 英、俄、普、奧四國聯盟建立[1815]
    *備注:法國大革命斷至拿破侖霧月政變為止
    (六)1870-1922 兩大對立集團形成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
    *崛起國:德國、奧地利[奧匈帝國]等同盟國
    *反制國:英國、法國、俄國等協約國
    *戰、事舉要:
  • 普-法戰爭(1870-1871)
  • 德、奧、意三國同盟形成[1879-1882]
  • 法、英、俄三國協約形成[1893法俄;1904法英;1907英俄]
  •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05-1906]
  • 波斯尼亞危機[1908]
  •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1911]
  • 意土戰爭[1911-1912]
  •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1912-1913]
  •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
  •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1914/6/28]
  •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爆發[1914/7/28]
  • 俄國十月革命[1917/11/7]
  • 十四國武裝干涉蘇俄[1917-1922]
  • 德國投降[1918/11/11],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 巴黎和會和凡爾賽條約[1919]
  • 國際聯盟[1920-1946]成立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成立[1922]
    *備注:意大利後退出三國同盟,而土耳其及保加利亞加入
    (七)1929-1945 經濟大衰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崛起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軸心國
    *反制國:英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等同盟國
    *戰、事舉要:
  • 世界經濟大衰退爆發[1929-1933]
  • 日本開始侵華[1931/9/18]
  • 德國“第三帝國”形成[1933-1945]
  •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1935-1941]
  • 中國抗日戰爭開始[1937/7/7]
  • 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國形成[1937]
  • 犧牲捷克的《慕尼黑協定》簽訂[1938]
  • 德軍進攻波蘭[1939/9/1],英法旋參戰
  • 法國等西歐諸國淪亡[1940]
  • 德軍進攻蘇聯[1941/6/22]
  • 日本發動珍珠港事變,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12/7],中、美、英、蘇等同盟國形成
  • 德國投降[1945/5/8]
  • 日本投降[1945/8/15],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 聯合國正式成立[1945/10/24]
    *備注: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般定自德國進攻波蘭開始,然未包括中國抗戰
    (八)1946-1991 兩大陣營對峙和冷戰時期
    *崛起國: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
    *反制國:美國、英國、法國等資本主義國家
    *戰、事舉要:
  • “冷戰”一詞出現(1946年初)
  • 斯大林批評西方、丘吉爾提出“鐵幕”[1946/2,1946/3]
  • 杜魯門主義提出,冷戰正式開始[1947/3]
  • 柏林封鎖危機[1948/6-1949/5]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1949/4]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10]
  • 朝鮮戰爭[1950-1953]
  • 華沙條約組織成立[1955/5]
  • “柏林牆”構築[1961-1989]
  • 越南戰爭[1961-1975]
  • 古巴導彈危機[1962/10]
  • 中國推行改革開放[1979年起],倡導“和平”崛起
  • 東歐自由化運動[1989年起]
  • 美國等對伊拉克發動海灣戰爭[1991]
  • 華沙條約組織終止[1991/7]
  • 蘇聯解體及終結[1991/12/25]
    *備注:蘇聯及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的解體,包含民族國家伴隨工業化而生之進程
    (九)1992以來 冷戰結束、暖戰不斷和第三次世界大戰醞釀時期
    *崛起國:中國、俄國及部分發展中國家
    *反制國:美國為首的一些發達國家及北約、歐盟部分成員
    *戰、事舉要:
  • 歐洲聯盟正式成立[1993]
  • 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始建“上海合作組織”[1996/4/26]
  • 北約對南斯拉夫狂轟濫炸,科索沃戰爭發生[1999/3/24-6/10]
  • 阿爾蓋達基地組織對美國本土發動九一一襲擊[2001/9/11]
  • 美國等發動阿富汗戰爭[2001/10起]
  • 崛起中的金磚國家(BRICs)概念提出[2001/12/20],初指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四國,後南非(South Africa)加入而成“金磚五國”(BRICS)
  • 美國聯同英、意、西等發動伊拉克戰爭[2003-2011]
  • 俄羅斯展開控制南奧塞梯等的格魯吉亞戰爭[2008/8],冷戰後俄國逐漸再度崛起
  • 全球發生經濟衰退[2008]
  • 美國提出重返亞太戰略[2009],開始利用日本等在東海、南海制衡中國
  • 美國等在突尼斯、利比亞、埃及等策動一系列顏色革命[2011]
  • 中國向美國提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2012]
  • 烏克蘭親俄總統被推翻[2014/2],全國內戰旋起
  • 俄羅斯將克里米亞重新合併入本土[2014/3],美國及北約、歐盟予以多番制裁
  • 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崛起於伊拉克、敘利亞邊境[2014/6],美國等旋即對之實行轟炸
  • 日本議會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2014/7/1],力圖改變戰後秩序,恢復為“正常國家”
  • 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正式建立,總部設於上海[2014/7]
  • 北約峰會在英國威爾士的紐波特市舉行,英、美、法、德、加等28個成員國首腦出席,烏克蘭等27個夥伴國領導人以及歐盟和國際組織代表與會。會議通過了《威爾士峰會宣言》,有一系列針對俄羅斯的決定,包括建立所謂“矛鋒” (spearhead)的快速應變部隊[2014/9/4-5]
  • 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組成的歐亞經濟聯盟正式啟動[2015/1/1;亞美尼亞2015/1/2加入,吉爾吉斯2015/5/1加入]
    *備注:冷戰結束後美國一度獨霸,但伊拉克戰爭遭中俄法德等國反對,世界力量重新組合

    ***史事增補:

  • *自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獨大、冷戰結束以來,西方普遍歡呼“後冷戰”時代的到來。然而曾幾何時,隨著俄羅斯再度崛起、中國日益強大、穆斯林界抗西方漸厲,國際形勢愈演愈烈。如何界定21世紀初的世界格局?下列名詞不脛而走:新冷戰、另一次冷戰、半冷戰、準冷戰、寒戰、冰戰、凍戰、溫戰、暖戰、新暖戰、熱戰、明戰、暗戰。
    *2015年2月6日至8日第5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舉行,主題是“崩塌的國際秩序”。會議首次發佈《慕尼黑安全報告》,以“崩塌的秩序,不情願的保護者”為主題,重點討論烏克蘭危機和“伊斯蘭國”問題。美國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欲向烏提供武器。德、法等歐洲國家則不同意“火上澆油”。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德國國防部長乃至總統在慕安會前後均反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主張以外交途徑解決衝突。德國總統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會議前夕先後趕赴烏、俄斡旋,與俄總統普京秘密會談,然後匆回慕尼黑;會後次日,默克爾又立即飛往美國、加拿大,勸說美總統奧巴馬等放棄軍事選項。2月11-12日,在明斯克經連夜十多小時苦談,德法俄烏才勉強簽訂烏東部停戰協定(2月15日起)。有輿論稱,俄、法、德或成歐洲安全的“新軸心”。
    *自2015年3月11日起俄羅斯徹底退出1992年生效的《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Treaty on Conventional Armed Forces in Europe,簡稱CFE)。該約也稱作《歐洲常規裁軍條約》,在冷戰末期由北約組織16個成員國和華約組織6個成員國首腦於1990年11月19日在巴黎簽署,1992年11月9日生效(無限期有效)。俄方在2007年已宣佈暫停執行,現更完全終止履行。
    *2015年3月12日,英國正式申請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中國倡議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遭到美國不滿。同月17日,法國、德國、意大利也決定步英國後塵,跟著盧森堡、瑞士均表態加入,澳大利亞、韓國、日本亦表示了興趣。截至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包括奧地利、澳大利亞、阿塞拜疆、孟加拉、巴西、汶萊、柬埔寨、中國、丹麥、埃及、法國、芬蘭、格魯吉亞、德國、冰島、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以色列、意大利、約旦、哈薩克、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老撾、盧森堡、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耳他、蒙古、緬甸、尼泊爾、荷蘭、新西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波蘭、葡萄牙、俄羅斯、卡塔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泰國、土耳其、阿聯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而在2015年10月5日,美國則與汶萊、智利、新西蘭、新加坡、澳大利亞、秘魯、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共12國,達成有關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的初步協議。
    *2015年3月18日,俄羅斯與原格魯吉亞的南奧塞梯簽訂了幾近全面合併的條約,兩國軍隊、情報、安全部門統一。
    *2015年9月28日,普京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發出參與打擊IS等恐怖組織的信號,旋與美國奧巴馬會談。他回國後,俄羅斯即於9月30日由敘利亞的軍事基地開始空襲在敘境內的恐怖組織,聲稱是唯一獲敘政府授權的合法行動,要堅持三四個月,旋由其裏海艦隊直接發出數十枚導彈予以配合,加上伊朗出動軍兵加入敘地面部隊,可謂陸海空全行動;同時,俄羅斯與伊朗、敘利亞、伊拉克在巴格達建立情報交換中心,伊拉克本屬美國反恐盟友,卻歡迎俄軍入其境空襲IS勢力,寧非咄咄怪事?看來中東地區將有一番重新洗牌的格局。
    (此節2015/10/10前補)

    ***思考與探索:

    1、根據歷史經驗和當今形勢,發展中大國崛起過程能否始終充滿和平?原有一些發達大國會否不加干預或者仍會力圖扼殺之?
    2、鑒於人腦無質變、惡人性難改,發達與發展中大國關係可否有“新型”模式?或者科技發達只是令殺人的戰爭機器愈益先進?
    3、按照馬克思“資本論”,生產無計劃、供過於求導致十年一次的經濟危機。現時雖可用股票下跌取代剩貨倒海,未來出路呢?
    4、大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衰退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戰,2013經濟危機雖到谷底,五年後新危機呢?
    5、發展中的小國或可和平發達,大國則難矣哉。當今七大工業國除加拿大外都以戰爭致富,尚未發達的中、俄兩大國如何呢?
    6、倘若中、俄被美、日阻遏,在世界力量天平上,歐洲等各國是否鐵板一塊投向一邊?或如一次大戰前各自聯合盟友以對敵?
    [請參見: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預測]

    ***格言與口號[2014年11月20日增補]

    (一) 歷史 = 紅 + 黑

    由近代大國崛起及博弈,不禁思及“物競天擇、生存競爭”原理由個人至國家的運用。茲錄拙文〈《論歷史上的紅與黑》編撰提綱〉所引部分語錄[原載《南溟集》,http://www.world10k.com/blog/pdf/873-882.pdf]以觀之:

    強權就是公理
    一將功成萬骨枯
    槍桿子裏面出政權
    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歷史是由勝利者寫的
    暴力是孕育歷史的催生婆
    物競天擇,生存競爭,階級鬥爭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富,富則修
    窮則思變,要幹,要革命,要侵略
    窮則丐,丐思搶,搶則富,富則強
    無業游民是最可怕富破壞性的群氓
    草根階層是武裝流寇的天然同盟軍
    革命是對內的侵略,侵略是對外的革命
    革命即以暴力實現天命變革─改朝換代
    人窮志必短,窮兇至極惡,窮途避末路
    殷紅鮮血凝固即轉紫變黑
    紅與黑是對立、統一的兩方
    紅與黑─輪盤賭下注的兩方
    馬上得天下,馬上治不了天下
    男盜女娼─人類自古以來的天然職業
    男偷竊女賣身─成功立業發達的無本生意
    軍刀或槍桿─永恆的致富奪權之無煙工業
    盜娼─積資─富裕─文明─民主
    大國搶─對外掠奪,小國丐─對外逢迎
    大國盜─發動侵略,小國娼─發展旅遊

    (二) 人類 > < 命運

    人類雖難抗拒天命及避開暴力,卻時時欲改變自己的運氣,故古今中外均流傳不少口號。而自1999年的南斯拉夫戰爭,經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以至近來的台港事變,西方又出現一些新主張,甚至有“何處方便舒適即吾祖國”一類論語。似此口號,亦屬見仁見智,姑一併錄下以供參考:

    和平抵制戰爭
    仁義賽過武力
    民本貴於君權
    革命推翻暴政
    友誼強似愛情
    自由高逾生命
    平等反對強權
    博愛對抗暴力
    共和優先虛君
    獨立勝過奴役
    民族自建國家
    宗教自由互尊
    兩黨衍生民主
    權力醞釀腐敗
    利益決策恆常
    分權利於監督
    人權高於主權
    普世漫捲祖國
    民主沖擊法治
    公民自覺抗命
    福利國家均產
    平民打倒壟斷
    知識引領社會

    [刊載於《現代教育通訊》106期(2014年12月), 2015年起略有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