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文化遺產:陳文華教授撰寫的10本茶書

參見紀念陳文華教授,共讀《茶文化概論》一一如何申請組織與參加"共讀活動"答問

痛悼廈門大學同窗、知名農業考古及茶文化專家陳文華(1935-2014)於2014年5月14日辭世

12425986_828171.jpg5937c055jw1egi740niktj20dc0hstam.jpgimg0061 (800x542).jpg
右圖右起(前排):潘智淵,朱蘭英,包定寰,陳杏德,陳榮華,賴仁光,倪桂芳,張劍青
右圖右起(後排):張昭生,陳佳榮,李   強,陳文華,鍾慶樑,王傳挺

*同窗潘智淵2014年5月21日電郵其手寫書函:

“佳榮:近來好!久無聯繫,未知近況。前日,聽陳梧桐告知姚義泗:陳文華在往黑龍江講學途中,不幸仙逝,你聽說了嗎?這是陳梧桐在網上查到的,時間大概是5月14日,在大慶火化,骨灰運回廈門海葬。

人生就是這樣。曾記得三明聚會,他還大唱‘悠悠歲月’,如今一夢千年,真是‘歲月悠悠’了!我們這輩人,除了你,人生旅程看來只差一小步了!

老弟,身體要緊,工作是趕不完的,忙裏偷閒、自我鬆綁吧!祝你

開心每一天。 淵”

*同窗陳杏德5月22日回覆“痛悼文華同窗於2014年5月14日辭世‏”:
“甚為震驚!
記得2008年夏三明聚會時猶風度翩翩,如不惑之年書生狀,不意竟遽然作古!
日漸凋零之班上同學又失去一才俊!痛悼!”(陳杏德 于福建福鼎)

*〈【七絕】痛悼同窗陳文華先生逝世,憶及08年三明聚會〉:
2014、5、22 陳杏德
尚憶沙溪泛畫舟,月光如瀉話如流。
書生本色恍猶昨,孰料斯人雲外遊!

*同窗王麗蓮伉儷5月22日來函:
佳榮學長:平安!
痛悉文華學長5月14日辭世,文華學長才華橫溢,特別是對茶文化的考研頗深,萬分感到
惋惜!

您近來一切可好,常在想念!盼多自珍重。並感謝您告訴我這一信息。我們一切還好,但畢竟年亊已高,腿部乏力,原我歷史系同學深圳聚會恐莫能參加了。祝:
康樂如意!
周增藩、王麗蓮5月22日

*杏德同學5月23日再來函:
“我們廈門大學歷史系54級的同班同學有40人,如果加上休學留下來的共43人。記得2008年為紀念畢業50週年在福建省三明市聚會,我們除了乘竹筏漂流並暢遊大金湖等景點,還包一艘豪華遊輪月夜泛遊穿過三明市區的沙溪。當時正當夏末秋初,白天暑氣猶盛,夜裏則涼風習習,月光如瀉水銀狀,與溪水互映。班上同學談興極濃,上窮宇宙,下極俗界人生,旁涉寰球局勢。陳文華等好幾位同學則朗聲吟誦即興詩作,皆旁若無人,頗有曹孟德橫槊氣概,忘卻已都是皓首翁嫗!彼時文華同學依然風度翩翩,如不惑之年書生狀。不意未及六載,已然作古!嗚呼,人生確是猶如白駒過隙,寧不珍惜耶! ”

*5月25日謝應瑞同窗自美國電郵手寫書函:

“佳榮學兄:你好!請代問家人及老同學好!
你給我女兒發來的E-mail收到了,謝謝你在百忙中傳來的電郵。

獲悉文華學長在講學途中突發急病去世,深感震驚和惋惜,特此表示沉痛哀悼,並請代我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文華學長才華橫溢,在農業考古領域和茶文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作出突出貢獻。他的去世對國家、對我班都是重大損失。

不過,痛定思痛,此事也給我輩同窗敲起了警鐘:咱們都是同齡人,大家畢竟年事已高,已進入耄耋之年,“歲月不饒人”,望諸君多多珍重身體,凡事量力而行,切莫過于勞累,有病要及時就醫診治,千萬不要麻痺大意、掉以輕心,以防不測事故發生,做到警鐘長鳴!

最後,謹祝你及諸位老學友

健康長壽!

學弟應瑞”

http://www.jxsky.org.cn/web/ArticleShow.action?id=6154:
訃 告

我國著名農業考古專家,茶文化專家,曾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原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農業考古》主編、首席研究員陳文華先生在出差途中,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14日19點40分逝世,享年80歲。

遵照陳文華先生家屬意願,喪事一切從簡,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弔唁靈堂設在陳文華先生故鄉福建省廈門市。
聯繫人:堯水根(0791-88592141 13667098588)

江西省社科院陳文華先生治喪委員會
2014 年5月15日

http://tea.china.com.cn/2014-05/15/content_32393062.htm:
沉痛哀悼中國偉大的茶文化專家陳文華教授逝世
2014-05-15 11:15 來源: 中國網
茶葉中國5月15日訊 5月14日晚20點零7分,陳文華教授在大慶出差途中,因病逝世。享年80歲。陳文華教授是我國資深茶文化專家、江西社會科學院茶文化研究學科帶頭人、著名農業考古專家。

沉重哀悼陳文華教授,他的離世,是農業考古的和茶文化的重大損失。先生是農業考古的先驅,有著世界級的影響。他是學者,也是傳媒人,創辦《農業考古中國茶文化專號》,堅持三十餘載,終換茶文化蓬勃之勢。先生創辦茶文化學校,桃李三千,有力促進茶業復興進程。先生位居高位,不忘民生。當世集學者、官員、商人三者于一身者,寥寥無幾。而精於貢獻和推動者,更是鳳毛麟角。先生之逝,嗚呼哀哉!傷痛之餘,不知所言。

陳文華教授1935年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1958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歷史系。曾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首席研究員、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現為江西省茶葉協會名譽會長、江西省中國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高級顧問,中華茶人聯誼會高級顧問、中國茶葉流通協會高級顧問、華僑茶葉發展基金會高級顧問、浙江林業大學茶文化學院客座教授、《農業考古》主編。

1981年創辦《農業考古》雜誌並任主編至今,係中國“農業考古學”學科創始人,被日本考古學界稱為“中國農業考古第一人”。著有《論農業考古》、《中國稻作的起源》、《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譜》、《中國農業考古圖錄》、《中國古代農業文明史》等著作。

1988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91年又在《農業考古》雜誌上開辦《中國茶文化專號》(已出版43輯)。先後協助雲南、上海、廣東、香港、廣西、陝西、江西、福建等地舉辦國際茶會。

1998年主持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走向二十一世界的中華茶文化國際研討會”。

1999年協助南昌女子職業學校在全國率先創辦茶藝專業,並親自為大專班講授《中國茶文化學》課程,現在南昌女子職業學校在校學生2000多人,十幾年來已培養近萬名茶藝人才,足跡遍佈全國各地,成為“全國最大的茶藝培訓基地”,被譽為“中國茶藝師的搖籃”。

2001年受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委託,與余悅等人主持制定“國家茶藝師職業標準”並正式頒佈全國執行,同時主編“全國茶藝師職業技能培訓教材”,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准全國公開發行。

2004年起,每年秋天都應邀赴日本東京、京都等地講授中國茶文化課程,培訓數百名日本學員並獲得中國茶藝師資格證書。先後於2003、2004、2009年三次應邀帶領南昌女子茶藝隊出訪法國,2004年在巴黎曾為出席“中國文化年”閉幕式的中央常委李長春同志專場表演茶藝。

2006年起負責為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茶藝專業”編寫教材(共6冊)。先後出版《中華茶文化基礎知識》、《長江流域茶文化》、《中國茶文化學》、《中國茶文化典集選讀》、《中國古代茶具鑒賞》、《中國茶道學》、《中國茶藝學》、《中國茶藝館學》等著作。由於陳文華教授在茶文化界的突出貢獻,已被公認為“全國茶文化界的領軍人物”之一,在國內外茶文化界享有很高聲譽,多次應邀出訪韓國、日本、泰國、法國、美國、德國、瑞典、芬蘭、丹麥講學。

2004年7月起,與婺源縣當地政府簽訂30年合約,自費對上曉起村進行開發,按照“文化興農”的模式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踐活動,八年來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稿費、獎金,先後投資近百萬元,成立“婺源縣華韻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在上曉起村建立起“中國茶文化第一村”,辦起幼稚園、茶作坊、茶客棧、農民文化宮,帶領農民成立“上曉起新農村合作社”,進行農業生產,開展養殖業,調整經濟結構,大種經濟作物(曉起皇菊),帶動農民發展鄉村旅遊事業,走共同致富的道路。有媒體評論:“教授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陳文華不是第一個;但是拿自己的錢來建設新農村,全國還沒有第二個。”因此陳文華教授的事蹟引起各地媒體廣泛注意,江西日報、中國農民報、中國工商時報、新法制報、江西畫報、江西衛視、南昌電視臺、央視二台、央視七台、內蒙古衛視等媒體都先後進行專題報導。

2009年5月央視二台“財富故事會”欄目及2009年12月央視七台“財富經”欄目、2011年11月29日央視二台“生財有道”欄目進行專題報導後,在國內外引起強大反響,臺灣電視臺、香港鳳凰電視臺、美國電視臺、法國電視臺紛紛進行轉播,各界人士紛紛前往婺源參觀訪問,浙江杭州旅遊業組團前來取經,對陳文華教授表示極大的敬意。(李小霞)

http://www.jxsky.org.cn/web/dycwh/index.htm:
江西省社科院陳文華先生治喪委員會名單
悼念陳文華先生文章及唁電
• 沉痛悼念陳文華先生
• 悼中國農業考古拓荒者、茶文化專家陳文華先生
• 一生功業創新學幾盞清茶著華章——悼念陳文華先生
• 知行合一的精彩人生—悼念陳文華先生
• 沉痛哀悼中國偉大的茶文化專家陳文華教授逝世
• 沉痛悼念中國茶文化重要領軍人物陳文華教授
• 茶文化泰斗陳文華教授14日去世追憶中國農業考古第一人
• 淡久生香茶如人生——追憶江西茶文化泰斗陳文華教授
• 中國茶文化泰斗陳文華天堂紀念館
• 深切緬懷陳文華先生(悼詞)——著名茶文化活動家,河北《喫茶去》總編舒曼著文悼念
• 小滿:一片葉子——紀念陳文華先生
• 茶業復興沉痛悼念陳文華教授
• 中國禪茶學會(香港)致唁電悼念陳文華先生逝世
• 河北省茶文化學會致唁電悼念陳文華先生逝世
• 江西省茶葉協會訃告
• 世界各地學者悼念陳文華先生的唁電
• 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悼念陳文華教授的唁電
• 廈門大學校友總會悼念陳文華學長的唁電
• 中國農業歷史學會悼念陳文華先生的唁電
• 中共婺源縣委宣傳部悼念陳文華先生的唁電
• 江西師範大學悼念陳文華先生的唁電
• 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悼念陳文華先生的唁電
• 《中國農史》編輯部悼念陳文華先生的唁電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悼念陳文華先生的唁電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雜誌社悼念陳文華先生的唁電
• 沉痛悼念陳文華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樊志民著文悼念
• 省社科院舉行陳文華先生學界追思會

陳文華先生學術成果
《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簡明圖表》 (農業出版社1978年9月出版)
《中國農業技術發展簡史》 (合作)(農業出版社1983年1月出版)
《中國稻作的起源》 (日本東京六興出版社1989年1月出版,獲江西省第四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
《論農業考古》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
《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譜》 (農業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江西省第五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
《中國農業考古圖錄》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獲第9屆中國圖書獎、1994年度華東地區科技出版社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農業的起源和發展》 (南京犬學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
《農業考古》 (文物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獲2002年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
《長江流域茶文化》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長江文化研究文庫)
《中國古代農業文明史》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獲華東地區優秀圖書一等獎)
《中國農業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中國茶文化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試論中國農具史上的幾個問題》 (發表於《考古學報》1981年第4期,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論著二等獎)
《試論中國傳統農具的歷史地位》 (發表於《考古學報》1984年第4期,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論著三等獎)(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

http://jndsb.jxnews.com.cn/system/2014/05/16/013105287.shtml:
我國農業考古學科創辦人、茶文化研究著名專家陳文華因病逝世
“傻教授”:天堂有茶一路走好
中國江西網-江南都市報 2014-05-16 09:44

陳文華簡介

1935年生,福建省廈門市人。195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為我國著名農業考古專家、茶文化專家、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委員,現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首席研究員、中國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茶文化學”學科帶頭人, 《農業考古》雜誌主編,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非常突然!5月9日我送爸爸去機場,沒想到竟成永別!”5月15日晚,正趕往廈門料理後事的陳磊在電話中哽咽地告訴記者。

14日晚7時40分,我國農業考古學科創辦人、茶文化研究著名專家陳文華教授在大慶出差途中因病逝世,享年80歲。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員、同為茶文化研究著名專家——陳文華的老同事、學術搭檔余悅教授評價:陳文華教授的逝世,給中國農業考古、中國茶文化研究與推廣、江西茶界,都帶來了無可彌補的損失。

●驚聞噩耗:推廣茶文化途中因病逝世

陳磊告訴記者,5月9日,父親應邀前往哈爾濱進行茶文化交流,論壇結束後,大慶的茶友誠懇地邀請他前去參觀、講學,他欣然前往。14日晚7時40分,因為肺部感染,引發呼吸衰竭,陳文華不幸逝世,享年80歲。

“陳文華教授做了幾十年的茶文化研究和推廣工作,為人熱情、真誠,此次在推廣茶文化途中逝世,令人惋惜、難過。”余悅教授說,陳文華教授在茶文化研究方面有六大貢獻:一是自身研究方面,學術等身。先後出版了《中華茶文化基礎知識》、《長江流域茶文化》、《中國茶文化學》等經典茶作。二是創辦《茶文化專號》,使其成為全國唯一的學術性茶文化雜誌,並逐漸成為世界權威的茶文化研究期刊。三是茶藝表演、教育貢獻卓越。1992年,陳文華教授的太太創辦了南昌女子職業學校,他籌建了茶藝隊,1999年正式獲批開辦茶藝專業,2001年與余悅受當時的勞動部委託,主編《國家茶藝師職業標準》,迄今仍為教材。四是投身於新農村建設與鄉村茶文化發展。2004年開始在婺源上曉起村進行開發,用畢生積蓄建設“中國茶文化第一村”,帶領農民成立“上曉起新農村合作社”,並將“曉起皇菊”打造成茶界皆知的品牌,被稱為“傻教授”。五是我省茶文化重點學科建設帶頭人。在陳文華教授的帶領下,江西省社科院的茶文化稱為全國首個重點學科。六是茶文化推廣貢獻巨大。

●鮮為人知:中國農業考古學第一人

作為茶界名人,陳文華教授被許多愛茶人士及茶文化、茶行業等圈子所熟知,但在學術界,“中國農業考古學第一人”的稱號卻鮮為人知。

陳文華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致力於中國農業考古學研究。1978年在國內首次主辦“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引起全國學術界注意。1981年創辦了《農業考古》雜誌,並任主編,係中國“農業考古學”學科創始人,被日本考古學界稱為“中國農業考古第一人”。

2007年1月16日,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在南昌舉行座談會,隆重紀念陳文華教授創立農業考古學科30週年。時任副省長孫剛出席座談會並為陳文華頒發“創立農業考古學科30週年榮譽獎”。

●本報結緣:多次接受采訪並任《江南新視野》嘉賓

陳文華教授不僅在農業考古學和茶文化研究方面深受尊敬,也與媒體一直保持著良好關係,本報就曾多次採訪過他,僅去年以來就有三次大型採訪:2013年6月18日,本報刊登了《原生態讓千年古村顯魅力》,就上曉起村發展特色產業、建設魅力鄉村、促進農民增收方面進行了報導,受到關注;2013年,本報高端訪談欄目《江南新視野》創辦不久,特約主持人、省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陳東有教授,便在陳文華教授家對其進行了採訪,本報記者參與並進行了資料整理,9月30日刊發《贛茶曾經輝煌如何重振》一文,引發了茶界強烈關注;2014年4月2日,中國茶文化與生態旅遊研討會暨江西名茶論壇在婺源舉辦,副省長朱虹參加並講話,陳文華教授作了主旨演講,並盛情邀請與會專家前往上曉起村參觀。

陳東有教授在得知陳文華教授逝世的消息後,更新了新浪博客,將2012年重陽節所寫博文《我們村的“傻教授”》重新發表,以寄託哀思。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茶館聯盟、中國茶葉博物館、知名學者楊錦麟、茶文化學者周重林等機構和名人以及許許多多的學生,紛紛在微博、微信進行悼念。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員、陳文華教授的侄女程宇航告訴記者,從14日晚至15日,她的微信及朋友圈就不斷收到各界好友的慰問及悼念。

據陳磊介紹,雖然父親畢業後一直在江西生活、工作,但落葉歸根,葬禮將在老家廈門舉辦,南昌不舉行儀式。據記者瞭解,由陳文華教授創辦的白鹿原茶藝館,將自發設立悼念場所,供其生前好友、茶界人士憑弔。(文/圖記者黃浦江)
來源: 中國江西網-江南都市報[編輯: 王世強]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4/05/15/013104036.shtml:
“江西茶人”陳文華逝世享年80歲
2014-05-15 17:18 來源:中國江西網
中國江西網訊記者孫娟報導:5月14日晚上,中國茶葉泰斗陳文華在黑龍江大慶出差途中因病逝世,享年80歲。

陳文華,曾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委員,生前為江西省茶葉協會名譽會長、江西省中國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國資深茶文化專家、著名農業考古專家,被尊稱為“江西茶人”。

他,一生奔波在茶文化的研究傳播,幾乎跑遍了江西贛州和全國的茶產區;他,被婺源縣江灣鎮上曉起村全體村民尊稱為“我們村的傻教授”;他,讓婺源黃菊蜚聲中外……

聽聞他的逝世,眾多網友表達了自己的哀悼之情。“沒有您,我不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茶人!因為您的平凡,讓您顯得如此偉大!陳伯伯,一路走好!”網友“@泊園茶人”稱。網友“@事茶一生”感歎,沉重哀悼陳文華教授,他的離世,是農業考古和茶文化的重大損失,先生是農業考古的先驅,有著世界級的影響。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4/05/16/013107233.shtml:
淡久生香茶如人生——追憶江西茶文化泰斗陳文華教授
中國江西網
中國江西網訊記者謝子玥報導:5月14日晚上,中國茶葉泰斗陳文華在黑龍江大慶出差途中,因病逝世。15日下午,親友、學生,以及全國茶文化學者專家,按照“一切從簡”的要求,在大慶對陳文華遺體進行火化,並於今日在廈門進行了海葬。中國民俗協會茶藝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余悅,在追憶陳文華先生時說了八個字:“淡久生香,人生如茶”。

遺留下300萬字《中華茶史》尚未編完

14日晚,陳文華教授突然辭世的消息,很快便在學究圈中傳播開來,業內紛紛表示遺憾惋惜。“他是這個月的12日在哈爾濱參加一個茶文化學術研討會後,13日出差到大慶進行茶文化交流的,沒想到14日就……”中國民俗協會茶藝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余悅告訴記者,他與陳文華交往20多年,從沒看他鬆懈過,他是在當晚得知陳老過世的消息,痛心不已。

“我們正在編一本300萬字的《中華茶史》,他是總編委,他這一走,我再也聽不到他的建議了。”余悅介紹,陳文華平時看起來精神狀態良好,還有2個月就是他的八十大壽,如今突然逝世,令他難以接受。

40多年苦心研究中國農業考古第一人

“農業考古學從無到有,逐漸成長成熟,這是陳文華的貢獻。”余悅回憶,陳文華從事考古研究工作40多年,一直致力於中國農業考古學研究。陳文華最大的成就,就是創建了農業考古學這個學科,特別是在1981年陳文華創辦大型學術期刊《農業考古》,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廣泛關注。

英國科技史權威李約瑟博士來信評價說:“這樣的雜誌,毫無疑問很久以來就是需要的。它將引起西方世界極大的興趣。它確實充滿了最引人入勝的作品,對東亞科學史圖書館的讀者來說,將是最有價值的”。

1986年,陳文化被日本考古界稱為“中國農業考古第一人”。

婺源縣的“傻教授” 自費建設“中國茶文化第一村”

“前幾天,陳教師還在為學生們上課,他學識淵博、開朗樂觀,深受大家喜愛。”一名來自南昌女子職業學校的學生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全國知名專家,年近八旬,卻一直堅持工作在一線。從2004年起,陳文華每年秋都應邀赴日本東京、京都等地講授中國茶文化課程,多次應邀出訪韓國、泰國、美國、德國、瑞典、芬蘭、丹麥講學,並先後於2003年、2004年、2009年三次應邀帶南昌女子茶藝隊出訪法國。

“他一次次把中國茶文化端上國際舞臺。自費開創了江西乃至全國種植、加工、銷售皇菊的先河,打造了’中國茶文化第一村’的江西婺源縣上曉起村。”據介紹,陳文華是自費到婺源縣曉起村實踐新農村建設,在上曉起村建起“中國茶文化第一村”的。

“教授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陳老不是第一個;但是拿自己的錢來建設新農村,全國還沒有第二個,被人稱’傻子教授’。如今陳老仙去,我們懷念他的傻,懷念他淡雅茶香的人格魅力。願陳老一路走好。”

http://dy.163.com/article/T1374543659138/9SA68S2S00964K6A.html:
悼念陳文華教授逝世
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全體師生沉痛悼念恩師陳文華先生。

驚悉陳文華老師今晚19時40分因病在出差途中逝世,享年80歲。

陳文華教授是原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長、原《農業考古》主編,是中國當代茶文化的奠基人與旗幟,是我們茶文化學院的客座教授,更是我們《中國茶謠》舞臺藝術呈現以及《茶藝紅樓夢》的靈魂人物,曾扮演說書人。
他的逝世是茶文化巨大的損失,大纛崩折,天日無光。晚輩們須當繼承遺志,加倍努力,復興茶文化。

附:陳文華先生主要學術論著:
《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簡明圖表》 (農業出版社1978年9月出版)
《中國農業技術發展簡史》 (合作)(農業出版社1983年1月出版)
《中國稻作的起源》 (日本東京六興出版社1989年1月出版,獲江西省第四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
《論農業考古》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
《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譜》 (農業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江西省第五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
《中國農業考古圖錄》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獲第9屆中國圖書獎、1994年度華東地區科技出版社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農業的起源和發展》 (南京犬學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
《農業考古》 (文物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獲2002年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
《長江流域茶文化》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長江文化研究文庫)
《中國古代農業文明史》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獲華東地區優秀圖書一等獎)
《中國農業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中國茶文化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試論中國農具史上的幾個問題》 (發表於《考古學報》1981年第4期,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論著二等獎)
《試論中國傳統農具的歷史地位》 (發表於《考古學報》1984年第4期,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論著三等獎)(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