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諸侯起於商代,大興於西周。所謂封建即「封邦建國」,指君主把爵位(貴族稱號)、土地連同居民封賜給宗室、大臣及一些部落首領,建立起眾多附屬於中央王朝的諸侯國。

武王滅商和周公東征後﹐面對殷朝留下的土地﹑財產﹑人口﹑官吏﹑軍隊及其故屬國﹐周朝採取了封建諸侯的政策﹐以達到屏藩周室的政治目的。周初的分封對象有同姓宗室子弟﹐又有異姓功臣宿將﹐還褒封神農﹑堯﹑舜﹑禹及商湯的後代。史傳周初分封﹐「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每一個封君受封的不僅有土地﹐而且還有人口﹐即所謂「授民授疆土」。封君要對周王室盡納貢﹑守邊等義務。

西周統治的鞏固,與其建立穩定的制度很有關係。支撐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禮樂制、井田制。封建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也是其統治的核心。井田制是維持封建的經濟制度。至於宗法、禮樂制,則是維持封建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制度。

根據封建制度,「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把爵位、土地連同居民分封給諸侯;諸侯對天子有納貢、從征等義務,但可把土地及居民分賜給卿大夫;卿大夫之下又有士。這就構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形之貴族等級制。為了維繫封建制度,西周還形成了按血緣關係組織起來的家族制度──宗法制,規定從天子到士各級貴族的名位只能由嫡長子繼承,並建立以全國最高宗主──周天子為核心的層層藩屏。此外,周公還制禮作樂,規定了吉禮(祭禮)、凶禮(喪禮)、軍禮(行軍,出征)、賓禮(朝覲,互聘)、嘉禮(婚宴,加冠)等,使貴賤有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實行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除了中國外﹐歐洲在中世紀也曾推行過封建制度。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即進入「中世紀」時期。由「蠻族」所建各國,均推行了類似中國西周所行的封建制度,但時間卻晚了一千五百多年。不過兩相比較﹐無論王權強弱﹑諸侯勢力﹑下層地位等等﹐都頗有不同。歐洲封建金字塔的底層是農奴﹐而中國則為農民。理論上農奴權益要低下很多﹐但實際上中國農民的地位卻好不了多少。歐洲封建制度存在時間不長﹐很快就被資本主義所取代﹐這對中國或歐洲是禍是福,有待進一步探究。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四章_西周之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