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 Index of Place Names(R)                                  

pp.1026-1029

Rachado   馬來語丹戎端 (Tanjong Tuan),意謂君子岬,在馬來半島馬六甲之西北,此岬遠望極易誤認為馬六甲港外之水島(Water Is.),馬六甲舊稱五嶼,故稱其為假五嶼。《鄭和航海圖》、《順風相送》、《東西洋考》西洋針路條之假五嶼,當指此地。《西洋朝貢典錄》蘇門答剌國條之假王之嶼,”王”字為五之訛。

Rajaburi    又訛作 Rajburi,梵語意為王城,《島夷誌略》羅衛、《四夷館考》暹羅條之辣皮,皆其譯稱。今泰國曼谷灣西北岸之叻丕 (Ratburi)。 左思《三都賦》金鄰、《太平御覽》卷七0九引《異物志》金鄰一名金陳,又引《外國傳》作金陳,《水經注》卷一引竺枝《扶南記》、《太平御覽》卷一一引《扶南日南傳》亦作金陳,《梁書 ∙扶南傳》、《新唐書 • 宦者列傳 • 楊思勖傳》作金鄰,《水經注》卷三六引《晉功臣表》作金潾,《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引《隋書》、《通典》卷一八八邊斗四國條作金鄰大灣。《寄歸內法傳》亦載有金鄰,蘇繼廎以為孟語名王城Kamen Dung,金陳即此孟語之對音,其義與 Rajaburi正同。金鄰國或都於此。金鄰大灣,蓋灣因國而得名,唐代又稱小海,即今所謂暹羅灣是也。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引十八世紀日本僧伽葉注《寄歸內法傳》謂金鄰即金洲之說,以為是梵文之Suvarnadvipa,指為今之蘇門答臘島,若是則金鄰大灣無法安置矣,此說顯然不妥。

Rakata  《鄭和航海圖》硫黃嶼,據圖,在巽他海峽中,或指今臘卡塔島 (Rakata I.)。

Raktamrttika   名見馬來西亞馬來亞威利斯區北部出土之梵文石碑,碑旁刻有 “居羅旦帝迦 (Raktamrttika)大航海家佛陀笈多 (Buddhagupta)獻 “等字,羅旦帝迦意為赤土,有的學者考訂《隋書》之赤土,即其譯意,威利斯區舊屬吉打,在檳榔嶼對面,則赤土當在今吉打一帶地方。參見Songkla條。

Ramannadesa   亦作Ramanyadesa,名見蘇來曼《行記》,desa義為國或城,即Rmen或 Rman人之國,Rmen或Rman人,亦即今人所稱之孟 (Mon)族,馬思忽惕《黃金草原》亦載有此國,《太平御覽》卷七八七引《南州異物志》,又引《扶南土俗》,卷七九0奴後條引《交州以南外國傳》,《水經注》卷一引竺枝《扶南記》之林陽,《神丹經》作林楊,林陽、林楊即Ramanya之 對音。《水經注》卷一引康泰《 扶南傳》之嘾陽國,似為林陽之異譯,然嘾音徒感切,與林聲母不合。其地在扶南之西,或以為在今泰國西部以至緬甸與馬來半島北部一帶;或以為在今緬甸中部。

Rangoon   《海錄》烏土條之營工,為其音譯,即今緬甸之仰光。《鄭和航海圖》落坑,據圖,在八都馬以北,當亦指此地。

Rangsang  《鄭和航海圖》鬼嶼,據圖有二,一在蘇門答臘島南端,巽他海蛺東口之北。一在滿剌加港南吉利門附近,即今蘇門答臘島東岸海上之蘭散島 (Rangsang I.),《西洋朝貢典錄》滿剌加國條,《順風相送》爪蛙回靈山來路條、瞞喇咖往舊港及回針條之鬼嶼,均指此島。

Ras al Madraka  《鄭和航海圖》阿胡那,據圖,在阿拉伯半島東南岸大灣 (G. Masia),與佐法兒之間,或指今之馬德臘卡角。

Ras Awad  《鄭和航海圖》剌思那呵,據圖,在木骨都束與黑兒之間,或指今非洲東岸索馬里之Ras Awad。

Ras el -khail   《鄭和航海圖》黑兒,據圖,在剌思那呵與木兒立哈必兒之間,當指今非洲東岸索馬里之Ras eI- khail。

Ras Kitao  《鄭和航海圖》起答兒,據圖,在卜剌哇與慢八撒之間,似此名之對音,即今非洲肯尼亞東部沿海曼達島(Manda I. )之Ras Kitao。

Ras Mabber  阿拉伯人載記作 Murr-i-kabir,葡萄牙人作Morro- Quabor,《鄭和航海圖》木兒立哈必兒,即其音譯,今非洲東岸索馬里東北部之 Ras Mabber。

Ras Masandam  《鄭和航海圖》都里馬新富,據圖上針路所指,此地當在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半島東岸,即今阿曼之Masandam岬,都里即阿拉伯語tell 之音譯,意為山,馬新富或為馬新當之誤,馬新當即 Masandam之對音也。

Rantnadvipa   佛書及《西域記》作寶渚、寶洲,見Simhala條 。

Redang   《鄭和航海圖》角員嶼,據圖,在吉蘭丹港外,即今馬來半島哥打巴魯及瓜打丁加奴之間海上雷丹-珀亨提安群島之Redang島,又稱大雷丹島。

Riau   《海錄》霤哩,為其音譯,《Pasey諸王史》載一四七五年滿者伯夷滅亡時所領諸國中有Riyu國,即此島。今新加坡以南之廖內 (Riau)群島。

Roma 《後漢書》、《魏略》、《晉書》、《魏書》之大秦國,惟當時大秦亦有犁靬、海西諸號,不能必其為羅馬帝國,《梁書》亦有一大秦國,可以證之。西元三九五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國後,大秦一名用於稱東羅馬帝國。可並參照 Alexandria,Frang,Syria諸條。

Rong Sam Lem   《鄭和航海圖》奶門,據圖,在占臘國至暹羅國間南海中,或即今暹羅灣東面海上之隆三龍島 (Rong Sam Lem Koh)。

Ru   《鄭和航海圖》昆下池,據圖,在吉蘭丹港外,即今馬來半島哥打巴魯及瓜打丁加奴之間海上雷丹-珀亨提安群島之Ru島,又稱龜背島 (Turtle Back Island)。

Rum   《諸蕃志》、《南海志》蘆眉國,殆其對音,蓋阿拉伯人輿記以名小亞細亞”希臘人地域”之稱。《諸蕃志》謂蘆眉國亦名眉路骨國。眉路骨,《嶺外代答》大食諸國條作眉路骨惇,為阿拉伯語Mulhidum之音譯,意為”異教人”。夏德和柔克義以為指東羅馬首都 Constantinople,亦可指羅馬。《諸蕃志》蘆眉條悉採《代答》眉路骨惇條之文,據藤田豐八考訂,《代答》眉路骨惇條所載,實為 Balkh郊外Naw Bahar (Noubehar意為早春)地方拜火教徒之拜火教堂,並非羅馬,趙汝适將之誤為羅馬都城矣。故《諸蕃志》所謂蘆眉亦名眉路骨國,當誤。又《文昌雜錄》主客所掌諸蕃條之胡盧沒 (Hurum),《明史 ∙西域傳四》之魯迷,亦應為Rum之譯音,在今小亞細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