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 Index of Place Names(Ka)                                 

pp.958-969

Kabara   見Okabara條。

Kahirah   《諸蕃志》勿斯里條之憩野,殆此阿拉伯語之對音,此言得勝城,即今埃及之開羅。《島夷誌略》阿思里條云:”極西南達國里之地,”國里得視為此城之音譯。

Kakula  亦作Kakulah,名見大食人輿記,陳藏器《本草拾遺》白荳蔻條之加古羅國,肉荳蔻條之迦拘勒,《酉陽雜俎》卷十八之伽古羅,《新唐書 ∙單單傳》、賈耽《四夷路程》之哥谷羅,《宋史 • 天竺傳》之葛古羅,皆為其對音,阿拉伯語意為白荳蔻,為藥名,又為國名。賈耽云:”箇羅西則哥谷羅國,” 箇羅為阿拉伯名 Kalah之對音,在今馬來半島西岸,即馬來西亞之吉打(Kedah),則哥谷羅應在其西。事實上,應在其西北。其地舊考諸說不一,多為假定,不能確指,惟應在馬來半島西岸,似不成問題。或以為托勒密《地理書》之Takola即大食人輿記之 Kakula,與加古羅、哥谷羅、葛古羅同為一地。參見 Takola條。

Kalacapura   名見印人月天(Somadeva)所編《百川故事集》(Kathasarit-Saqara),為金洲之一重要城市。《舊唐書 • 墮和羅傳》之迦邏舍佛,《新唐書 • 墮和羅傳》作迦邏舍弗,又作哥羅舍分,《隋書 • 本紀》卷三作迦邏舍,《通典》卷一八八、《唐會要》卷一00。《冊府元龜》卷九七0、《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文獻通考》卷三三二均作哥羅舍分,皆為此名之異譯。《故事集》所言金洲,當指今暹羅、馬來半島一帶。此城據《舊唐書》在墮和羅之北,據《新唐書 • 瞻博傳》及《冊府元龜》卷九七0則在墮和羅之西,如係同一地名,則二者所傳,必有一誤,當以後者所載為可取。墮和羅即Dvaravati之譯稱,為杜和鉢底同名異譯,其地在今泰國南部湄南河下游一帶。迦邏舍佛、哥邏舍分若在其西,或即今曼谷灣西北之叻丕(Rajburi),梵語意為王城。有的學者考訂《島夷誌略》之羅衛,即在此地。

Kalamba   見Colombo條。

Kalang   《元史 • 爪哇傳》、《史弼傳》、《高興傳》之葛郎國,又名答哈(Daha),故地在今印度尼西爪哇島東部諫義里(Kediri)一帶。《諸蕃志》蘇吉丹條之禧寧、《南海志》之熙寧,《島夷誌略》爪哇條之希苓,皆為其對音。

Kalhat   《馬可波羅行記》作Calatu,《諸蕃志》大食國條、膃肭臍條作伽力吉,《南海志》作加剌都,《鄭和航海圖》作加剌哈,即今阿曼馬斯喀特(Maskat)與哈德角(Ras-Hadd)間之卡拉特(Kalhat)。中世紀時為阿曼海岸之大港。《島夷誌略》古里佛條之甘理,丹馬令條之甘理布

Kalikut   見Calicut條 。

Kalinga   古國以此為名者有二:一在印度,《孔雀王經》僧伽婆羅譯本作迦陵伽,義淨譯本、不空譯本作羯陵伽,《西域記》作羯飠夌伽,其地相當今奧里薩邦,都城為彈陀普羅(Dantapura)。一在爪哇,《通典》卷一八八、賈耽《四夷路程》,《舊唐書》卷一九七、《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唐會要》卷一00、《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太平廣記》卷四八二、《文獻通考》卷三二一、《事林廣記 • 方國類》、《求法高僧傳》、《寄歸內法傳》等書之訶陵,《宋高僧傳 • 智賢傳》作波陵國,亦曰訶陵,均係此名之對音,為古代印度之達羅毗荼人所建,昔印度移民常以印度古國名其僑居之地,故恒河以東諸地受印度化者多有梵名。如林邑、占城梵名占波(Campa)。今南洋有一種吉靈(Kelang或Kling)人,即源於 Kalinga,為 Kalinga之土著。《新唐書》云:訶陵亦曰社
婆,曰闍婆,在南海中。中外學者一般以為唐之訶陵確指爪哇,但亦有人認為唐之訶陵、闍婆及唐以前之闍婆在今蘇門答臘島或馬來半島者。又《新唐書 • 瞻搏傳》謂多摩長之北為訶陵,此訶陵應在印度,非南海之訶陵也。又《太平御覽》卷七九0引《南州異物志》、《神丹經》、《洛陽伽藍記》卷四之歌營,《御覽》卷三五九引康泰《吳時外國傳》、《通典》卷一八八引《扶南土俗》、《藝文類聚》卷八0引郭氏《玄中記》、《通典》卷一八八火山條之加營,加營即歌營,蓋”加”"歌”二字古音同,疑亦為Kalinga之對音,與唐之訶陵語源相同,或亦為古代印度達羅毗荼人所建。其地望,中外學者頗多考證,可別為印度說及南海說二者。當在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其範圍應包有呢咕吧拉一帶。

Kalingapatam   《鄭和航海圖》加寧八丹,即今印度馬德拉斯邦(Madras)北端之卡林加帕塔姆(Kalingapatam)。

Kalmunai 《島夷誌略》馬八兒條之加將門,蘇繼廎以為”將”字為”捋”之訛,加捋門即其省譯,在今斯里蘭卡島北部。

Kalpeni  《瀛涯勝覽》、《西洋朝貢典錄》溜山國條之加半年溜,《星槎勝覽》溜洋國條、《鄭和航海圖》作加平年溜,為溜山國八溜之一,即今印度拉克代夫 (Laccadive)群島南面之加爾平尼環礁(Kelpeni atoll)。

Kalpentyn  《島夷誌略》馬八兒嶼條之骨里傍,殆其對音,今斯里蘭卡島西岸海面之 Kalpentyn島 。

Kaly   見Galle條。

Kamalanka   《西域記》卷十之迦摩浪迦國,與《寄歸內法傳》卷一郎迦戍國似為同地,在今馬來半島北部,參照Langkasuka條。《島夷誌略》無枝拔條之闞麻羅華,藤田豐八以為即迦摩浪迦之異稱。但也有人考訂迦摩浪迦在今緬甸南部勃固(Pegu)附近。

Kāmarūpa  蘇來曼《行記》之 Laksmipura,《西或記》迦摩縷波國,《求法高僧傳》菴摩羅跛國,《舊唐書 • 天竺傳》伽沒路國,《新唐書 • 天竺傳》迦沒路國,賈耽《四夷路程》迦摩波,又作箇沒盧國,皆為其音譯,在今印度阿薩姆(Assam)邦西部高哈蒂(Gauhati)及其附近一帶。《唐會要》卷一00拘蔞蜜國條、《新唐書 • 盤盤傳》之拘蔞蜜亦即此地。

Kambayat   見Cambay條。

Kamboja   亦作Cambodge,今柬埔寨。印度西北有一國與之同名,《中阿含持齋經》作劍浮,《正法念處經》作甘蒲闍,在今阿富汗之卡菲里斯坦(Kafiristan)地區。柬埔寨,中國史籍稱曰真臘,其語源說法不一,迄今尚未能確知也。《後漢書 • 南蠻傳》之究不事人,或以為即 Kamboja之對音,為此名見於中國著錄之最早者,但除“不”字外,其他對音並不符合。真臘一名,始見《隋書》,先為扶南屬國,後併扶南東部而有之。《西域記》三摩呾吒(Samatata)條作伊賞那補羅國(Isanapura),蓋為其都城名,並非國名;《舊唐書 • 真臘傳》 云:“ 南方人謂真臘國為吉蔑”,《新唐書 • 真臘傳》:“真臘,一曰吉蔑”。吉蔑,即 Khmer之對音,真臘為 Khmer人所建,蓋以種族之名,稱其國也。《宋史 • 真臘傳》:真臘國亦名占臘,《真臘風土記》謂“真臘國或稱占臘,其國自稱甘孛智,今聖朝按西番經,名其國曰澉浦只,蓋亦甘孛智之近音也。”《元史》載有真臘、占臘外,《世祖本紀》卷十一又作干不昔,《成宗本紀》卷十七又作甘不察,《名山藏 • 王享記》真臘條云:“其國自號甘孛智,後訛為甘破蔗,閩人賈其國方言曰柬埔寨也。”《東西洋考》卷三作東埔寨,東必為柬之誤,當作柬埔寨。《順風相送》又作占蠟。真臘或為此國種族名Khmer之訛讀。占臘、占蠟乃真臘之音訛。甘孛智、澉浦只、干不昔、甘不察、甘破蔗、柬埔寨並為 Kamboja或Cambodge之對音。“柬埔寨”成為此國最通行之譯名,似始於《東西洋考》。《明史 • 真臘傳》載有其王名參答甘武者,及參烈寶毗邪甘菩者,甘武者、甘菩者亦為 Kamboja之異譯。《海錄》卷上之本底國,亦即柬埔寨,英語名此國曰Cambodia,或由此而訛為本底。真臘在西元六七0年前後,曾分為二國,北曰陸真臘,南曰水真臘,八0二年二國復合為一。《舊唐書 • 真臘傳》謂陸真臘亦謂之文單國,水真臘其王居婆羅提拔城。《新唐書 ∙真臘傳》謂陸真臘或曰文單,曰婆鏤。婆羅提拔城,《唐會要》卷九八真臘國條作娑羅提拔城,娑當為婆誤。水真臘據扶南舊境,當在今越南南圻之地,伯希和認為水真臘之都城在 Vyadhapura,即《新•舊唐書》之婆羅提拔城,以後Coedes又以為 Vyadhapura是扶南之都城,不是水真臘之都城。水真臘之都城,可能是吳哥波雷(Angkor-Borei),或為其都城之一,其另一都城或在Sombar。陸真臘據真臘舊境,在今柬埔寨、老撾之地,其都城所在,亦頗多爭論,Seidenfaden以為在今老撾中部之他曲(Tha Khék),較可取。

Kampar  名見《爪哇史頌》,《鄭和航海圖》甘巴港、甘巴門,《順風相送》甘巴門,據《航海圖》在占必港(Jambi,今占碑)以西,今蘇門答臘島占碑以西尚有一河名Kampar,甘巴即其對音,甘巴港當在今 Kampar河口處,甘巴門乃甘巴港外海中二島嶼間之海峽。《元史 • 世祖本紀》至元十九年遣使招降之乾伯國,舊考有謂為Jambi之對音,但不若 Kampar音近,應亦指此地。

Kampé  見Kampei條。

Kampei   亦作Kampé,名見《爪哇史頌》,《嶺外代答》故臨國條之監篦,《雲麓漫鈔》卷五之甘秠,《島夷誌略》嘯噴條之監毗,《南海志》作監蔑,蔑應是篦之訛,《鄭和航海圖》之甘杯港,均為其音譯。據《航海圖》甘杯港在巴碌頭(Parlak)東南,亞路(Aru)西北,今蘇門答臘島東北岸有Tanjang Bajau,亦稱 Tanjang Kampi,義即監篦岬,其側有港今稱蘭沙(Langsar),監篦、甘秠、監毗、甘杯之故地,殆在此。

Kancao   見Pontameas條 。

Kanci   《宋高僧傳 • 金剛智傳》建支,《西域記》達羅毗荼國(Dravida)大都城建志補羅(Kancipura),補羅,此言城也。費琅(Ferrand)考訂其地為《漢書 • 地理志》之黃支國,故地在今印度南部東岸之康契普臘姆(Conjevaram)一帶。又《新唐書 • 瞻博傳》之千支弗,又作千支,《冊府元龜》卷九七0外臣部朝貢三顯慶三年之千私弗,卷九七0龍朔二年之于弗,于弗必為千弗之誤。千支弗、千支、千私弗、千弗之“千”可能為”干”字之訛,則皆可為 Kancipura之省譯。

Kancipure   見Kanci條 。

Kandari   《梁書 ∙海南諸國傳》、《南史 • 海南諸國傳》之干陁利,《通典》卷一八八、《文獻通考》卷三二一之千陀利,《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之于陀利,《宋書》、《南史 ∙天竺迦毗黎國傳》之斤陁利,”千”、”于”、”斤”字均應為干之訛。《東西洋考》卷三舊港條云:舊港,古三佛齊也,初名干陀利,又名渤淋,《名山藏 • 王享記》、焦竑《獻徵錄》所載同,《明史 • 三佛齊傳》亦云三佛齊古名干陀利,蓋本於《東西洋考》,明人考證史地,頗多附會之說,未能必室利佛逝國之前名干陀利也。干陀利為 Kandari之對音,梵語猶言芭蕉實,故地當在今蘇門答臘島,位於何處,尚不能確定。也有人考證干陀利是吉打別稱 Kadaram之對音,則在今馬來半島矣。

Karimata  《嶺外代答》卷三航海外夷條十二子石,《諸蕃志》渤泥國條胡蘆蔓頭,《南海志》呼蘆漫頭,《島夷誌略》假里馬打,《元史 • 史弼傳》假里馬答,《鄭和航海圖》假里馬達,《星槎勝覽》假里馬丁,《東西洋考》西洋針路條吉寧馬哪,又作吉寧馬礁,哪必係礁之訛,《順風相送》作吉寧馬哪,又作假里馬,皆為其同名異譯,即今印度尼西加里曼丹島西南之卡里馬塔(Karimata)群島,十二子石則指群島中之賽魯土(Sarutu)島 。《西洋朝貢典錄》爪哇國條雞籠之嶼,《順風相送》靈山往爪蛙山形水勢法圖條、福建 往爪哇針路及回針條、浯嶼往杜蠻饒潼及回針條之雞籠嶼,雞籠即Kari之訛讀,Karimata之略稱也。

Karimon   《元史 • 爪哇傳》吉利門,《鄭和航海圖》古利悶,《西洋朝貢典錄》爪哇國條吉里門之山,《東西洋考》卷四思吉港條吉里問山,西洋針路條又作吉里問大山,《順風相送》靈山往爪蛙山形水勢法圖條、爪蛙回靈山來路條、新村爪蛙至瞞喇咖山形水勢之圖條、福建往爪蛙針路及回針條之吉里悶山,萬丹往池汶精妙針路條、萬丹往馬神條、大泥往池汶針路條、浯嶼往杜蠻饒潼及回針條又作吉里問山,均為其異譯,即今印度尼西爪哇島以北爪哇海中之卡里摩爪哇群島(Karimonjawa Is.)。藤田豐八以為《島夷誌略》之遐來物即 Karimon之對音,亦指此島。

Karimun  《島夷誌略》龍牙門條、《星槎勝覽》龍牙門條、《鄭和航海圖》之吉利門,《東西洋考》西洋針路條:由淡馬錫門用庚酒(航向正丙偏南)及辛戌針(航向正西偏北),三更取吉里問,《順風相送》廣東往磨六甲針及回針條、暹羅往大泥彭亨磨六甲及磨六甲回暹羅條之吉里悶山,各處州府山形水勢圖條之吉里門,瞞喇咖往舊港及回針條之吉里問,《指南正法》之吉里汶,均為其異譯,即今新加坡海峽西部之卡里蒙島(Karimun I.)。

Karitan   《太平御覽》卷七八七引《元嘉起居注》闍婆洲呵羅單,《宋書 • 南蠻傳》呵羅單,《文帝本紀》作訶羅單,《隋書 • 赤土傳》作訶羅旦,《通典》卷一八八赤土國條作訶羅且,且應為旦之訛。舊考有以為即馬來半島之吉蘭丹 (KeIantan)者,伯希和《交廣印度兩道考》則謂其地當在爪哇,費瑯亦持此說。馮承鈞《南洋交通史》則以為《爪哇史頌》中之 Karitan,即呵羅單之對音,其地在蘇門答臘島,今該島尚有一地名為 Karitan。其說不一,尚不能確定,但絕非吉蘭丹,應以蘇門答臘島或爪哇島為是。《宋書 • 夷蠻傳》別有一訶羅陁國,元嘉七年遣使奉表,使臣二人,一名毗紉,與元嘉十三年呵羅單所遣使臣之名相同,《宋書》此傳記載簡略,多屬表文,元嘉七年雖與訶羅單之名同見《文帝本紀》,但一在四月,一在七月,兩次來獻,亦未嘗不可,疑係同名異譯,《宋書 • 南蠻傳》誤分為兩國。

Kathiawar   《海錄》唧肚國,在今印度卡提阿瓦半島(Kathiawar Pen.)

Kauthara   賈耽《四夷路程》廣州通海夷道之古笪國,《元史 • 世祖本紀》卷九之古答奴,皆此梵名之對音。今越南中部富慶省之芽莊(Nha-trang)。

Kawit 《東西洋考》東洋針路條交溢,《指南正法》往網巾礁荖萬荖膏條有交逸泉、交逸山,交隘、交逸為其譯音,其今地分見於菲律賓之宿務、班乃、棉蘭老諸島,此指棉蘭三寶顏附近之卡維特(Kawit)。

Kebatu   《鄭和航海圖》麻剌哇嶼,或在今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以南之克巴都島(Kebatu I.)一帶。

Ké Ga  《西洋朝貢典錄》暹羅國條、《前聞記》下西洋條、《東西洋考》西洋針路條、《順風相送》、《指南正法》之赤坎山,一說是指Saint Jacques,即越南南部之頭頓;一說是指 PhanThiet或 Κé Ga角,即頭頓東北之藩切或格嘎角,應以後者近

Kedah  泰米爾文作 Κidaram、 Kadaram,《爪哇史頌》作Keda,馬來名作 Kadah,中世紀阿拉伯旅行家有 Kalah、Kilah、Kalah- ban等寫法。《求法高僧傳》羯荼,《諸蕃志》南毗條之吉陀,《鄭和航海圖》吉達港,《海錄》吉德、計達,《海島逸志》吉礁,均為其同名異譯,即今馬來半島西岸之舊吉打(Kedah Lama)。在梅爾博(Merbok)河下游,十七世紀中葉前之吉打港,均在此。《新唐書 • 驃國傳》有一屬國名曰偈陀,或亦指此地。有的學者以為《隋書》之赤土,即義凈之羯荼的異譯,赤與羯、土與荼,均一聲之轉,赤土一名實音義雙關,則赤土在今吉打矣。學者近多認為《通典》、《新唐書 • 盤盤傳》之哥羅,賈耽《四夷路程》之箇羅 、《諸蕃志》南毗國條之吉囉,《宋史》、《宋會要輯稿》之古邏,即大食人著錄之KaIah,亦即今之吉打,參見 Kra條。

Kediri  見Daho條。

Kelantan  《爪哇史頌》作Kalantan,馬來語作KeIantan,《隋書 • 赤土傳》之雞籠島,為此名見於我國史籍之最早者 。慧超《往五天竺國傳》之葛辣都 (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一00引)、《方輿勝覽》卷四二、《方輿紀勝》卷二七引宋代《瓊管志》之吉浪洲,《嶺外代答》真臘國條之第辣達,《諸蕃志》三佛齊條作吉蘭丹,為三佛齊屬國,《南海志》、《島夷誌略》、《順風相送》、《指南正法》亦作吉蘭丹,《鄭和航海圖》作古闌丹,“古”應是“吉”字之誤,《元史 • 世祖本紀》卷十四作急闌亦帶,《馬八兒國傳》作急蘭亦角淂,《明史》作急蘭丹,《海國聞見錄》作吉連丹,《海錄》作咭囒丹,皆為其譯稱。明代隸滿者伯夷國,一七八0年隸暹羅,一九0九年移讓英國,今屬馬來西亞。故地在馬來半島東北部,即今吉蘭丹一帶。《東西洋考》卷三大泥條云:“吉蘭丹,即渤泥之馬頭也,”此渤泥應為大泥(Patani),即今馬來半島之北大年,張燮以渤泥(Borneo)為大泥,實誤。

Kelapa 《東西洋考》下港條作加留王巴,西洋針路條又作咖口留吧,《順風相送》作順塔,《明史 ∙和蘭傳》、《指南正法》均入咬口留吧,《海錄》作噶喇叭,安南人行記作江流波,《海島逸志》作噶喇吧,音交留巴。加留王巴、咖口留吧、噶喇叭、江流波、噶喇吧、交留巴均為Kelapa之異譯,爪哇語此言椰子。順塔即Sunda之譯音,本泛指西爪哇,由其民族名而得名。Kelapa在十六世紀以前名Sunda-Kelapa,《順風相送》之順塔,亦即Sunda- Kelapa,明代中國航海家誤為二地名,實屬一地。《洋考》下港條及《明史 ∙爪哇傳》所載下港一名順塔,疑誤,亦即Sunda-kelapa也。參見Bantam條。公元十六世紀初,此地為淡目國(Demak)所佔,改稱雅加達(Djakarta)。雅加達,爪哇語全稱為Dajakarta,意為”勝利與繁榮”,一六二一年荷蘭人又改稱巴達維亞(Batavia),但我國航海家及僑民仍沿用Kelapa之名稱之。今印度尼西亞首都,仍名雅加達。

Kele 《島夷誌略》烏爹條伽里,即此孟語之對音,乃對緬甸以西諸國人民之稱,惟此條殆指印度而言。

Kes  《鄭和航海圖》客實,見下條。

Kesmacoran  名見《馬可波羅行記》、伊本拔都他《行記》,Kes與Macoran為二地,古代曾併為一,Kes,《鄭和航海圖》作客實,在新得(Sind)之西,與木克郎接鄰,即今圖之Kachh,一作Kachh Gundava,在印度河西岸,今屬巴基斯坦。Macoran,賈耽《四夷路程》舉有彌蘭大河,云:”彌蘭大河,一名新頭河。”新頭為梵名Sindhu之對音,彌蘭則為阿拉伯語名Mehran,蓋河因地得名也。此地阿拉伯語名Mehran之音譯,蓋河因地得名也。此地阿拉伯語名Mehran,本地名則作Makrun或Mekran、Mukran,
《諸蕃志》大食國條、阿魏條之木俱蘭,《鄭和航海圖》之木克郎,即其譯稱。即今伊朗同巴基斯坦分領阿拉伯海北岸之莫克蘭(Makran)。

Ketah  《島夷誌略》重迦羅條、《星槎勝覽》重迦邏條、《西洋朝貢典錄》爪哇國條之吉陀,舊考多疑其在蘇門答臘島。伯希和以為即今馬來半島之吉打(Kedah),蘇繼廎則以為應在東爪哇 Besuk附近之 Ketah岬 ,吉陀即 Ketah之 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