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 Index of Place Names(D)                                 

pp.934-939

Daha   名見《爪哇史頌》,《元史 • 爪哇傳》、《史弼傳》、《高興傳》之答哈,今印度尼西亞東爪哇之諫義里(Kediri)。 參見Kalang條。

Daibul   賈耽《四夷路程》提風日    國即其對音,今巴基斯坦印度河口西北、卡拉奇附近之提勃兒 (Daibul)一帶。為古代著名貿易港所在。

Daimaniyat   《鄭和航海圖》亞束災記嶼,《順風相送》各處州府山形水勢之圖條亞實記,古里往忽魯謨斯及回針條作亞剌食機山,又作亞喇食機山,據《航海圖》在自忽魯謨斯過忽魯謨斯海蛺之阿拉伯半島阿曼(Oman)地方,由此往東至麻實吉(Maskat),即今阿曼灣西南面之Daimaniyat島。

Dakshina  亦作 Deccan,梵語意為“從南方來”,巴利語作Dakkshina,《佛國記》達嚫國,今印度南部德干高原地區。《後漢書》卷一一六之大秦,《太平御覽》卷七七一引康泰《吳時外國傳》之大秦,疑皆指此地,非羅馬也。《島夷誌略》撻吉那,似亦為Dakshina之譯稱。

Dalapiri  《東西洋考》東洋針路條紅豆嶼,《順風相送》太武往呂宋條、表上放洋條、泉州往彭家施蘭條作紅荳嶼,《指南正法》東洋山形水勢條作紅荳嶼,浯嶼往雙口針路條紅豆嶼,泉州往邦仔系蘭山形水勢條紅頭嶼,此紅豆嶼、紅頭嶼、紅荳嶼,乃指菲律賓最北部阿帕里港外的達盧皮里(Dalapiri)島,並非我國台灣東南部之紅頭嶼(亦作紅豆嶼,今稱蘭嶼)。

Damietta  阿拉伯人之 Dimiath,《嶺外代答》卷三木蘭皮國條、《諸蕃志》木蘭皮國條均作陁盤地,《異域志》作陀盤地,《島夷誌略》作特番利,今埃及塞得港西之杜姆亞特,其地有一老港名 Damiyat,在十二、三世紀時同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並為埃及最大海港。

Dandabasi   名見賽勒比《行記》,《鄭和航海圖》丁得把昔,《順風相送》各處州府山形水勢之圖條作丁得把音,古里往忽魯謨斯條作丁得把昔,在今印度西海岸德奧加爾 (Deogarh)港地方。

Dapitan   《明史 • 沙瑤呐嗶嘽傳》、《東西洋考》卷五沙瑤呐嗶嘽條及東洋針路條、《皇明象胥錄》呂宋條之呐嗶嘽,即其對音,今菲律賓棉蘭老島北部之達比丹(Dapitan)。

Dar es Salaam   今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賈耽《四夷路程》之三蘭,疑即此名Salaam之譯稱。

Dehfattan  《島夷誌略》大八丹,伊本拔都他《行記》作Dahfattan,費列昔陀(Firishta)書作 Darapattan,皆為其本地名Dharmapatanam之音轉,義為法城。在今印度西南沿
海之特利切里 (Tellicherry)附近。

Delhi   《明史》底里,今印度首都德里。

Deli  《島夷誌略》日麗,《元史 • 世祖本紀》至元二十一年之大力,《明史》卷三二四碟里,皆為其異譯,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北岸之日里 (Deli)。馮承鈞以為賈耽《四夷路程》之勝鄧洲似在此地或Langkat區中。桑原騭藏《蒲壽庚考》以為大力即是馬來半島之北大年 (Patani),與《東西洋考》之大泥,《海國聞見錄》之大哖,同為Tani之音譯,此說不足信。案《元史 ∙世祖本紀》至元二十一年福建行省遣使八哈魯思招降南巫里 (Lambri)、別里剌 (Perlak)、理倫(Lide)、大力等四國,南巫里、別里剌、理倫均在蘇門答臘島東北部,則大力應在蘇島為是,蓋招降者盡為此一地區之國。

Demak 《南海志》淡墨,《順風相送》淡目,今印度尼西亞中爪哇三寶壟東北之龜突府(Koedoes),華僑猶稱淡目。

Denmark   《海國聞見錄 ∙大西洋記》吝因,《海錄》單鷹國,又名帶輦,似出英語之Dane,此言丹麥人也。今稱丹麥。

Deogiri   南印度比拉爾王朝(Bilal Rajas)之國名,伯希和考訂即《元史》卷二十之吊吉而。在今邁索爾(Mysore)一帶。

Diamond point  見Udjung Djambuaje條 。

Dimaith   見 Damietta條 。

Diu  名見賽勒比《行記》,《鄭和航海圖》刁元,據圖,在坎八葉(Cambay)附近,即今印度西南部卡提阿瓦 (Kathiawar)半島之第烏 (Diu)港。馮承鈞以為《海錄》之淡項,似指此地。

Djerrarah   名見馬思忽惕(Musudi) 《黃金草原》,桑原騭藏以為賈耽《四夷路程》之提羅盧和,亦曰羅和異,即其音譯,在今波斯灣內伊朗西部之阿巴丹(Abadan)附近。

Djogiri   《鄭和航海圖》者即剌哈則剌,向達以為即今非洲東岸索馬里之布臘瓦以南之 Djogiri。 據圖,此地當在慢八撒即今肯尼亞之蒙巴薩(Mombasa)以南,者即剌哈則剌即阿拉伯語Zezira、Gezira之譯音,此言“島”,者即剌哈則剌或有兩島相連之意,今蒙巴薩以南有奔巴 (Pemba)和桑給巴爾(Zanjibar)兩大島,南北相連,為航船必經之地,或指此兩島而言。

Dondra Head   僧伽羅語作 Devi- neuera與 Duwundera,梵語作 Devanagara,皆義為”神城”。伊本拔都他《行記》名曰Dina-war。《瀛涯勝覽》錫蘭條之佛堂山,《鄭和航海圖》之佛堂,《西洋朝貢典錄》錫蘭山條作佛堂之山,溜山國條作佛舍座之山,《順風相送》作大佛堂,據《航海圖》錫蘭南北岸皆有佛堂,北岸佛堂即今皮德羅角 (Point Pedro ),在斯里蘭卡北海岸;此皆指南岸佛堂。當為Dondra Head,今斯里蘭卡之棟德拉。《島夷誌略》僧伽剌條之僧伽剌,即錫蘭島,今稱斯里蘭卡,然此條所指實為島上之棟德拉岬也。

Dravida   《西域記》達羅毗荼,以建志補羅(Kanci )為都城,在今印度東南部馬德拉斯 (Madras)市以南地區,參見Kanci條 。

Duaw Watan   《舊唐書 • 訶陵傳》墮婆登,《新唐書 • 訶陵傳》云:”墯婆登,在環王南,行二月乃至,東訶陵,西迷黎車,北屬海,俗與訶陵同。”《通典》卷一八八、《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文獻通考》卷三三二均作婆登,墮婆登、 墯婆登、婆登,一說為Duaw Watan 對音,此指陸地橋梁,即今馬來半島之克拉地峽。一說疑為 《爪哇史頌》之Batan,今作Batong,在蘇門答臘島東南海岸。

Dumaran  《東西洋考》東洋針路條,《順風相送》暹羅往馬軍條、呂宋往文萊及回針條之七峰山,指今菲律賓巴拉望島東北角之杜馬蘭島(Dumaran I.)。

Dungan  名見《爪哇史頌》,《藝文類聚》卷八一、《太平御覽》卷九八二及卷九八一、《法苑珠林》卷四九華香篇、《政和證類本草》三流黃香條引《吳時外國傳》,《太平御覽》卷九八一引《南方草木狀》及《神丹經》之都昆,《梁書》及《南史》之《扶南傳》作屈都昆,屈字疑衍。《御覽》卷七八八引《隋書》”都昆國一作都雅(鮑本作都軍)”,《通典》卷一八八邊斗條,”都昆一云都軍”,《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邊斗條,”都昆國一云都君”。都軍、都雅皆都昆之異名。疑即《漢書 ∙地理志》之都元。故地一說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北部;一說在今馬來半島南部。《神丹經》云:”(典遜)其南又有都昆、比嵩、句稚諸國。”《梁書 ∙扶南傳》謂”(蔓)自號扶南大王,乃治作大船,窮漲海,攻屈都昆、九稚、典遜等十餘國,開地五六千里。”則都昆所在當以馬來半島為是。但此說亦有一、為馬來半島東岸之丁加奴(Trengganu),二、萬倫(Bandon)以南之Lacon,三、丁加奴以南之龍運(Kuala Dungun)等考。

Durorui  《島夷誌略》三島條東流里,為其對音,在今呂宋島西岸馬辛洛克(Masinloc)港北附近。《順風相送》松蒲往呂宋及回針條之東樓山亦為其地。《文昌雜錄》卷一有陀羅離國,當此地名見於我國載籍之最早者。

Dvaravati 一作Dvarapati,《西域記》三摩呾吒(Samatata)條作墯羅缽底,《求法高僧傳 ∙大乘燈傳》作杜和羅鉢底,《寄歸內法傳》卷一作社和鉢底,社必為杜之訛,卷三又作杜和羅,《通典》卷一八八作投和國,王姓投和羅,所謂姓者,實為國名。《舊唐書》、《冊府元龜》卷九七0,《唐會要》卷九九耨陀洹國條皆作墮和羅,《新唐書 ∙訶陵傳》作墯和羅,《新唐書 ∙訶陵傳》作墯和羅,亦曰獨和羅,又作投和,《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文獻通考》卷三三二均作投和,皆為Dvaravati或Dvarapati之譯音,杜和羅鉢底應為此名之全譯。《新唐書 ∙驃國傳》之磚羅婆提,或即此國。又《唐會要》卷九九曇陵條云:”曇陵,吐火羅之屬國也,居大洲中,其風俗土宜,與吐火羅國同”。吐火羅應為墮和羅之誤,在今泰國南部湄南河下游,其都城即泰國之佛統 (Nagara Padhama或 Nakon Pathom )。

Dwarka  《鄭和航海圖》雜葛得,據圖,在刁元(Diu)西北,或即今印度古吉拉特邦西海岸之德瓦爾卡(Dwa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