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 Index of Place Names(Ba)                                

pp.903-913

Ba Dong  《東西洋考》西洋針路條柯任山,《指南正法》大明唐山並東西二洋山嶼水勢條作假任山,在今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或謂即九龍省東南之巴洞(Ba Dong)。

Babuyan 《諸蕃志》摩逸國條,宋葉適《周鎮伯墓誌銘》、《閩書》卷三九《版籍志》及卷一四六《島夷志》之白蒲延,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五白蒲邇,皆其譯稱,即今菲律賓北部之巴布延(Babuyan)島。《東西洋考》呂宋條及東洋針路條、《指南正法》東洋山形水勢條、泉州往邦仔系蘭山形水勢條、浯嶼往雙口條,《順風相送》太武往呂宋條之筆架山,亦指此島。《相送》泉州往彭家施蘭條有毛架及五嶼地,毛架即巴布延島,五嶼指巴布延群島。

Bac-lieu  今越南南端之薄寮(北柳、北遼),有的學者以為即《真臘風土記》鹽醋醬麯條及屬國條之巴澗。巴澗當在湄公河三角洲,似為公認,但和薄寮之音,不太相合。

Bacanor  大食人輿記作Fakanur,《南海志》之迫加魯為其對音,在今印度馬拉巴爾海岸芒格洛爾北附近。

Badoc  《東西洋考》東洋針路條,《順風相送》浯嶼往麻里呂條、泉州往彭家施蘭條之白土山,指今菲律賓呂宋島西北岸之巴達(Badoc)。

Bagdad  此城建於762年,中國載籍最見於賈耽《四夷路程》,曰縛達城,為《廣州通海夷道》所載海陸行程之終點。《嶺外代答》、《諸蕃志》、《南海志》白達,《西使記》報達,《元史 ∙憲宗本紀》八哈塔,又《西北地附錄》八吉打,《元秘史》巴桑塔,皆其譯音,即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

Bahrain   名見愛德利奚書,《諸蕃志》大食國條作白蓮,《元史 ∙西北地附錄》作八剌哈因,即今波斯灣西岸之巴林島,亦指其對面之哈薩(Hasa)地區。賈耽《四夷路程》之拔離訶磨難國,或亦在此地,拔離訶為 Bahrain之譯音,磨難即此島上重要港口麥納麥(Manama)之譯稱也。

Bajous   《東西洋考》文郎馬神條,《明史 • 文郎馬神傳》買哇柔,即其對音,格倫維爾以為是達雅克族(Dayak)之一大部落,亦原始馬來族之一種也。《東西洋考》西洋針路條美啞柔港口,此必指南加里曼丹最大之 Bandjer河,或名 Barito,原注謂是處多盜,此必指 Bajou人。美啞柔,即買哇柔之異譯。

Bakon  《順風相送》泉州往杉木條麻安大山,指今菲律賓內格羅斯島西南部之 Bakon山。

Balabac  《東西洋考》東洋針路條蘿蔔山,《指南正法》往文萊山形水勢條羅僕山,《順鳳相送》泉州往勃泥即文萊條羅模山,呂宋往文萊條蘿蔔山,指今菲律賓巴拉望島南面之巴拉巴克島(Balabac I.)。

Balanga  《島夷誌略》三島條巴弄吉為其對音,呂宋群島中以Balanga為名之地方,有五六處,此指巴丹半島東岸瀕馬尼拉灣之巴朗牙(Balanga)。《諸蕃志》三嶼條載有巴吉弄,藤田以為巴吉弄乃巴弄吉之倒置;夏德、柔克義以為巴吉弄乃指今菲律賓之布桑加(Busuanga)島,蘇繼廎以為巴吉弄即呂宋島馬尼拉灣口外南邊有地名Bagalangit之對音。巴吉弄為三嶼即三島之一,巴弄吉為三島之附見地名,則巴弄吉與巴吉弄當為兩地。參見 Busuanga及 Mait條。

Balayan  《東西洋考》呂宋條及東洋針路條,《名山藏 • 王享記》合貓里條之磨荖央,《指南正法》東洋山形水勢條作麻老央,為其對音,即今菲律賓呂宋島八打雁(Batangas )省西南部之巴拉央(Balayan)港 。

Bali   名見《爪哇史頌》,《宋書 • 天竺迦毗黎國傳》:元徽元年婆黎國遣使貢獻,同書《後廢帝本紀》:元徽元年作婆利國遣使獻方物,則婆黎與婆利為同名異譯,亦為婆利最早見於中國史籍之記載。《梁書》卷五四、《隋書》卷八二、《南史》、《北史》、《通典》卷一八八、《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文獻通考》卷三三一、《舊唐書》卷一九七、《唐要會》卷九九均作婆利,《新唐書 ∙環王傳》作婆利,亦號馬禮,《寄歸內法傳》婆里洲,《諸蕃志》蘇吉丹條作麻籬,又作琶離,《南海志》亦作琶離,《島夷誌略》重迦羅條、《星槎勝覽》重迦邏條、《西洋朝貢典錄》爪哇國條均作彭里,《元史 • 史弼傳》作沒理,《東西洋考》西洋針路條作磨里山,《順風相送》大泥往池汶針路條作貓里大山、萬丹往池汶精妙針路條作麻離大山,《海錄》作麻黎,《海島逸誌》貓厘,一般認為皆是 Bali對音,即今印度尼西亞巴厘島(Bali I.) 。但也有人以為中國史籍所載唐代及其以前之婆利,境域廣袤與今巴厘島不合,此時之婆利應指婆羅洲,即今加里曼丹島西部。

Balimankap  《東西洋考》西洋針路條吧哩馬閣為其譯音,即今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西南端海上格蘭島東南附近之吧哩馬閣(Balimankap)島,省作馬閣島(Mankap)。明中葉以後,我國船舶往來於加里曼丹南部文郎馬神者,多泊於此。

Balus  名見大食人霍達白(lbn Hordadbeh)《地志》,蘇來曼《行記》曰Langabalus,《太平御覽》卷七八七引《扶南土俗》作蒲羅中,在拘利東。《通典》卷一八七雲南尾濮條引《扶南土俗》亦作蒲羅中,但杜佑按語則作蒲羅,《御覽》卷七九一尾濮下條引《扶南土俗》與《通典》相同,乃錄自《通典》。鄭樵《通志》卷一九七尾濮條,亦是採錄《通典》之文,但所引《扶南土俗》及其按語均作蒲羅,下無中字。《通典》、《御覽》、《通志》所引《扶南土俗》,實屬同一來源,康泰原書今不可見,或原本無中字,而當作蒲羅。又《御覽》卷七九0引《南州異物志》云:”歌營在句稚(即拘利)南,可一月行到,其南大灣中有洲名蒲類,” 此蒲類殆即蒲羅,《通典》卷一八八又作薄剌國,《御覽》卷七八八引《唐書》又作薄剌洲,一名勃焚洲,《冊府元龜》卷九五七外臣部所載同。《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作薄頰洲,一名孛攵樊,《文獻通考》卷三三二作薄利國,薄頰、薄利,應為薄剌之誤,蒲羅中、蒲羅、蒲類、薄剌,皆為 Balus之同名異稱,亦即Langabalus之省譯,義淨所載裸人國也。今孟加拉灣中之尼科巴(Nicobar)群島。

Banam   《吳志 • 呂岱傳》云: “扶南、林邑、堂明諸王,各遣使奉貢。”是為扶南一名見於正史之始。《宋書》、《南齊書》、《梁書》、《南史》、《隋書》、《新唐書》、《通典》卷一八八、《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文獻通考》卷三三一等史籍所載皆作扶南,惟左思《吳都賦》作夫南,義淨《寄歸內法傳》作跋南。扶南一名,頗似漢語,有若林邑,但實為譯音。今湄公河西岸若干地名中有 Banam一字,暹人讀作 Phanom,高棉人讀作Phnom,意為”山岳”,扶南王之尊號為 Kurung-bnam,即“山帝”之意,扶南一名,殆此Banam一字之對音。夫南、跋南乃其同名異譯。此國建於一、二世紀間,至七世紀中葉為北方屬國真臘所併,故地在今越南湄公河以西,唐以前不但擁有柬埔寨及泰國南部之地,且擴及馬來半島。

Bândan  《島夷誌略》文誕,《南海志》盤檀,《海島逸志》萬瀾,《葛喇吧紀略》萬勞,為其對音,即今印度尼西亞之班達(Banda)群島。出產肉荳蔻(nutmeg),古來最著,故亦名肉荳蔻群島。

Bandon  《梁書》卷五四、《舊唐書》卷一九七、《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盤盤,《南史》、《通典》卷一八八、《文獻通考》卷三三一之槃槃,《寄歸內法傳》之盆盆洲,殆為一地之異稱,其位置當在馬來半島,但究為何地對音,未能確定。有的學者以為在今泰國南部萬倫(Bandon)灣沿岸一帶,今此灣內有泊所名Phunphin,即盤盤一名之遺。萬倫之泰名為素叻他尼(Suratthani),《島夷誌略》羅斛條蘇剌司坪或指此地。也有人以為盤盤應在今華欣(Pran-Puri=Pranpun)至佛丕(Phetburi)一帶地方,盤盤即Pranpun之對音。

Bangar  《順風相送》浯嶼往麻里呂條萬安旦港口,指今呂宋島西北部之班加爾(Bangar)。

Banggai  名見《爪哇史頌》,《諸蕃志》蘇吉丹條平牙夷,《南海志》盟崖,殆其對音,今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Sulawesi)島北部東面海上之曼涯(Banggai)群島。舊考以為平牙夷是蘇門答臘島南端之邦加(Banka)島;或以為是北臨馬六甲海峽之望加麗(Bengkalis)島,均不足據。

Banjarmassim 《東西洋考》卷四、《明史》卷三二三文郎馬神,《順風相送》馬神,又作馬軍,《海錄》馬神,《海島逸志》馬辰,即今加里曼丹島南部海岸之馬辰 (Banjarmassim)。《東西洋考》文郎馬神條云,“入山深處,有村名烏籠里彈”,馬來語謂野人曰0rang Liar,漢語 r音為收聲之字,輒代之以 n音或 t音,而烏籠里彈村,猶言”野人村落”,為一通名,而非專名。一說文郎馬神之”郎”字,與 jar之 j字對音不合,或是“即”字之誤。

Banka   《南海志》棚加,《鄭和航海圖》彭加山,《東西洋考》西洋針路條彭家山,《順風相送》彭家山,又作忙甲山,又作牛腿琴山,《指南正法》作彭家山即牛腿琴山,《海錄》舊港國條網甲,《海島逸志》蚊甲,皆其譯稱,今蘇門答臘島東南面之邦加(Banka)島。《島夷誌略》舊港條,《瀛涯勝覽》舊港國條之彭家門,即蘇門答臘島和邦加島之間的邦 加海峽(Banka sĕlat)。《鄭和航海圖》狹門,《東西洋考》西洋針路條進峽門,《西洋朝貢典錄》二佛齊國條夾門大山,此”門”亦均指邦加海峽。《典錄》之大山,指邦加島西南部之山。

Bansala   《宋會要輯稿 ∙蕃夷四》真里富條,《宋史 • 真臘傳》,《諸蕃志》真臘國條,《雲麓漫鈔》之波斯蘭,《真臘風土記》載真臘屬郡有八廝里,八廝里或即波斯蘭。《宋會要》及《宋史》均謂波斯蘭在真里富東南。真里富即今暹羅灣東北岸之莊他武里(Chantha Buri),華僑稱之尖竹汶,則波斯蘭應在其東南之地方。一說可能為柬埔寨嗊吥省屬之班塞拉(Bansala),一說疑為今越南朔莊東南附近安歌 (An-Ca)之柬埔語名Bengsn的轉音,但均不能必其是也。

Bantam  《元史 • 本紀》至治二年遣使來貢之賓丹,《順風相送》、《海錄》、《海島逸志》之萬丹,皆其譯音。《東西洋考》卷二云:下港,一名順塔,元稱爪哇。同書西洋針路條又作錫蘭山港口與下港。下港亦即萬丹,或因中國昔與爪哇貿易僅限東部,至十六世紀末葉,與爪哇西部之貿易亦甚發達,中國習俗以東為上,華僑故稱爪哇西部都會萬丹曰下港。錫蘭山港口,即萬丹港西冷(Serang),距萬丹約十英里,其名與錫蘭為近音而誤譯。順塔為Sunda對音,本泛指西爪哇,由其民族名而得名,此則指萬丹,參見Sunda條。其地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西北端,今猶稱萬丹(Bantan),但僅存一毀圮之小鎮矣。

Baria   《真臘風土記》真蒲,伯希和以為真浦為毗接占城之真臘邊省,其地當在今越南南部巴地(Baria)或頭頓(Saint  Jacques)一帶。

Bares   名見《爪哇史頌》,《寄歸內法傳》婆魯師洲,《求法高僧傳》新羅僧條婆魯師國,《隋書 • 赤土傳》、《太平寰宇記》卷一匕七、《文獻通考》卷三三一赤土國條婆羅娑,《通典》卷一八八赤土條作羅婆,疑是婆羅誤,賈耽《四夷路程》婆露國,《新唐書 • 環王傳》婆羅,婆魯師、婆羅娑、婆露、婆羅,皆為此名音譯,即今蘇門答臘西岸之巴魯斯 (Baros),阿拉伯人與中世諸書稱之Pansur或Fansur,亦作Pancur或 Fancur,《馬可波羅行記》作 Fansur,《諸蕃誌》腦子條之賓窣,《島夷誌略》之班卒,《南海志》之賓撮,《明實錄》永樂三年十月遣使撫諭之番速兒,《明實錄》永樂十六年、《明史 • 爪哇傳》之班卒兒國,《寰宇通志》、《明史 • 外國傳七》之古里班卒,《鄭和航海圖》之班卒,據圖在亞路(Aru)之南,均應為此Pansur或 Fansur之對音。但南海有以 Pansur (Pauur)為地名者,不止一處,賓窣、賓撮、番速兒、班卒兒及《航海圖》之班卒,則當在今巴魯斯附近。《寰宇通志》、《明史》之古里班卒,似採《島夷誌略》班卒條之文,當指一地,或以為即今馬來西亞馬來亞柔佛境內麻坡河 (Muar R.)東岸之Pancur,其地距河口約十四英里,《爪哇史頌》之 Muwar,殆指此。

Barygaza    名見《希臘古地志》。賈耽《四夷路程》之拔風日,伯希和考訂為昔之Barygaza,故地在今印度西部納巴達(Narbada)河口之布羅奇(Broach)附近。

Basma   亦作 Basman,名見《馬可波羅行記》,《南海志》作不斯麻,參見Pasai條。

Basman   見Basma條。

Basra   阿拉伯語作Bussora、Vaisara,《通典》大秦國條作秋薩羅,李元陽校本作鞅薩羅,《新唐書 ∙拂菻傳》作老勃薩,《太平寰宇記》作勃薩羅,《文獻通考》卷三三九作秧薩羅,夏德(Hirth)嘗考秧薩羅為耶路撒冷 (Jerusalem),案秋薩羅之秋字,應依《寰宇記》作勃字,當為波斯灣頭北岸巴士拉(Basra)之對音,夏德所考,非是。賈耽《四夷路程》末羅國,《諸蕃志》弼斯囉,《島夷誌略》波斯離,《南海志》弼施囉,皆其音譯也。《新唐書》之老勃薩,殆為勃薩老之倒置。此城於638年為阿拉伯人所建,在今巴士拉以南祖貝爾 (Zubair )地方。

Bassein  孟(Mon)語 Pathin,《唐大和上東征傳》謂廣州“江中有婆羅門、波斯、崑崙等舶,不知其數。”《蠻書》卷六大銀孔下文云:”婆羅門、波斯、闍婆、勃泥、崑崙數種外道交易之處。”又卷十云:《驃國與波斯、婆羅門鄰接,而去舍利城二十日程。”《南詔野史》謂一一0三年驃、波斯、崑崙等三國獻白象及香物於大理王。”以上諸書所載之波斯,據費瑯考訂應在南海,非為西亞之波斯,乃指今緬甸西南端勃生河右岸之勃生(Bassein)。但波斯與Bassein對音未甚相合,其說不足據。波斯似為Pase對音,參見 Mergui條。《新唐書 ∙驃國傳》,《蠻書》卷十、《冊府元龜》卷九七二、卷九六五、《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唐會要》卷一00驃國條之彌臣國,故地或在勃生附近;或以為在今緬甸伊洛瓦底江口。

Basso   《南海志》便墊,似其對音,今蘇門答臘島英得臘其利(Indragiri )河口外之 Basso島 。

Bataan  《東西洋考》呂宋條覆鼎山,《順風相送》覆鼎安大山,《指南正法》覆鼎山、三岳貌山條作正覆鼎,即今呂宋島之巴丹半島南部之巴丹(Bataan)山。覆鼎即巴丹近音。

Batang   《諸蕃志》蘇吉丹條麻東,《海島逸志》卷一北膠浪條之貓冬,今印度尼西亞中爪哇北加浪岸(Pekalongan)東之巴當(Batang)。

Batek  《東西洋考》西洋針路條:”蘇律山(Solor)用乙辰(東南偏東)三更,收山取印嶼。” 此印嶼即小巽他群島帝汶(Timor)島北面之 Batek島 ,一說印嶼為佛羅勒斯(Flores)島以東之潘塔爾(Pantar)島,但與乙辰之航向不合。

Battak  蘇門答臘島之巴達克人,一譯馬達人,居於多巴湖(Toba L.)與帕尼河(Pane)區域,為原始馬來族一種。《諸蕃志》三佛齊條之拔沓,即其對音。《元史 • 世祖本紀》至元二十二年九月,載有速木都剌、馬答二國遣使朝貢,馬答,閩南人讀如 Ba-ta,亦為拔沓異譯,皆以族名名其國也。此族古國名那孤兒 (Nakur或 Nagur),亦稱花面國。參見Nakur條 。

Batu 《元史 • 亦黑迷失傳》不魯不都,不都即其對音,不魯為 Pulau對音,意為”島”《南海志》沒里琶都,疑亦指此島。今蘇門答臘島西部海上尼亞斯島東南之巴都 (Batu)島,亦即《海錄》呢是條之哇德島。舊考不魯不都,有為今馬來半島西部海上淩加衛島西北之布坦(Batang)群島及為今爪哇島中部之Borobudur諸說。據《亦黑迷失傳》至元二十九年,軍次占城,先遣郝成、劉淵諭降者為南巫里、速木都剌、不魯不魯、八剌剌諸小國。南巫里即 Lamuri,速木都刺即Sumutra,八剌剌即Perlak,均在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一帶,此乃元廷在兵臨爪哇以前,先對蘇島諸小國進行招撫,則不魯不都亦當在蘇島地區為是。

Bclligamme    見Beruwala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