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此書是為了紀念馮承鈞先生而編撰的。

馮承鈞先生是我國著名中外交通史學家,生於1887年 ,於1946年2月逝世,至今已整整三十八年。他生平著述翻譯的書和論文甚多,主要著述有《中國南洋交通史》、《西域地名》、《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論著匯輯》,翻譯有《西突厥史料》、《多桑蒙古史》、《蒙古與教廷》、《馬可波羅行記》、《人華耶穌會士列傳》、《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一至九編》等,在中西交通史、中亞史及元史研究等方面,提供不少資料和研究成果,為國內外學者所重視和肯定,其貢獻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馮先生晚年因患麻痺症,下身癱瘓,起臥均得須人扶侍,但仍十餘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致力於學術研究和翻譯,這種艱苦治學的精神,感人尤深,令人難忘。

馮先生前時時想編著一部較為完備的西域和南海地名辭典,1930年他寫完《西域地名》後,就準備編著《南海地名》,也積累了不少有關南海地名的材料。這些材料不幸於1940年和1941 年先後為日寇憲兵隊劫去,以後不知下落;而先生此願也終為歲時所忌,始終未能實現。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中華書局計劃出版和重印馮先生的遺著,向覺明先生要我負責整理,使我這個外行人由此逐漸對中外關係史有了興趣,多年來也深感編寫一部較為完備的西域和南海地名的工具書很有必要。職是之故,我在I980年不揣淺陋,放膽而為,將先生所著 《西域地名》作了較大的增訂。現在我又本先生的願望,編撰此書,自信必不能副人之所期,唯冀可得拋磚引玉之效而已!

“南海”為今東南亞地區的古稱。元代以前我國史籍將南中國海以南通過海路可能到達的地方統稱為南海。元代又有東西洋之稱,此書收錄之範圍,主要為古代東南亞地區和印度洋諸島地名。印度、巴基斯坦、波斯、阿拉伯、非洲東部地區則均只限沿海一帶地名,內陸地名不錄。書中還有幾個歐洲地名,因常見於明清史籍,故亦收入,以便查考。

此書依照馮先生《西城地名》體例,共搜羅地名或人種名約八百餘條。這些地名或種名的考訂,大都是引用中外學者考證的成績。但南海範圍廣大,涉及語言甚多,古地的考證,殊非易事,至今尚有些地名,無從可考。有些地名,眾說紛紜,聚訟不已。如《隋書》的赤土,就有在今蘇門答臘島巨港,馬來半島馬六甲或宋卡,或為義淨羯荼國之異譯即今之吉打等說;《島夷誌略》的民多朗,就有在今馬來半島,菲律賓之民都洛或棉蘭老,越南朔莊西南附近之富教等說。嚴格說,不僅唐以前有些南海地名,不能確定其所在,就是唐代的一些地名如盤盤、丹丹、哥谷羅、羅越、墮婆登等都還不能具體確定在今日甚麼地方。因此,所採各家之說,不必皆為定論,以其立說較長者為準。對於所收古地的同名異譯,亦盡力檢出,惟記載南海古地的史料甚多,個人閱讀有限,必定還會有不少的疏漏和錯誤,有待今後再作補正。

陸峻嶺

一九八四年三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