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獵印度尼西亞華僑史﹐有一事在自己內心常與通論不同﹐即“主公制度”(Cukong System)問題。際此年逾古稀﹐雖無充分研究﹐仍覺得其說如骾在喉﹑不吐不快﹐是故不怕給學界添亂﹑徒增一新說耳。
      猶記上一世紀七十年代在北京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參與威爾斯(H. G. Wells)《世界史綱》(The Outline of History)翻譯工作時﹐見該書談及華僑在印尼成功經驗﹐小威爾斯在修訂版加了一個注﹐謂詢及當地華僑﹐他們表示發達原因在於依循Kju-Kong System﹐加注者表示即勤儉的意思。
      該詞後來被轉寫為Cukong System﹐並固定下來。不過﹐其相應的中文則依閩南對音被譯為“主公制度”﹐而由“主公”又引申為閩南語的“頭家”(老板)﹐外文則反轉為lord﹑master﹑leader﹑captain﹑kapitein不等﹐意指華僑中出現一批與當權者合作的企業家﹐故能在印尼社會取得成功。
      由於Cukong System一詞來自閩南語﹐當年費孝通博士在翻譯時曾問過我這個道地的泉州人。我據音﹑義提出兩種可能﹕(1)“九孔”(閩南音讀若gao kang), 指為人謀略﹑算計太多﹔(2)“節儉”[閩南音讀若kju(字母Q的發音) kiem]。第一說含有貶義﹐故不取﹐而以第二種最合適。如system不譯制度﹐而理解為方式﹐則“節儉方式”導致閩籍華僑致富最令人信服﹐也符合英注者的原意。
      以閩南音和外文音對照﹐kong對儉(kiem)應無太大問題。然kju或cu何解﹖按閩南人的“Q”讀第二聲﹐意為節省或縮(小)﹐如“YA-Q”指非常節約﹐“老Q”指人老時體型縮短了。所以這裏有抽﹑縮﹑節﹑省等義。按《康熙字典》有“瘳”字﹕“敕鳩切﹐……音抽……(疾病)忽愈﹐若抽去之也。” 則古代抽﹑瘳同音並部分同義﹐均有縮﹑省等意思。拙謂閩南語的“Q”應源自古代的“瘳”﹐由抽﹑縮轉為節約﹑省儉﹔而“瘳”古音的“敕 (chi) 鳩 (ju) 切”與外文的 cu, 也頗為貼近。
      至於“主公”與Cukong﹐一者對音不甚相合﹐二來閩南語中未聞有該詞的常見用法﹐須轉成“頭家”等等。是故不可活生生在印尼華僑中派生出一種煞費解讀的制度﹐或將外文的主人﹑甲必丹等反套過來。
      總之﹐近代南洋華僑的成功﹐端靠本著“節儉方式”(cukong system)而致富。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擬於2011年9月2日]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 即興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