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
  《舊唐書》卷四一,“林州:隋林邑郡。貞觀九年,綏懷林邑置林州,寄治於驩州南界,今廢無名”。隋朝於故日南郡地設沖州,後改為林邑郡,實際上徒具虛名。唐所置林州則為僑設,寄治於越南義靜省南部。另見《寰宇記》卷一七一;《新唐書》卷三七、四三上下;《元豐志》卷一0;《輿地廣記》卷二、四、三八;《通考》卷三二三;《安南志略》卷一;《越嶠書》卷一;《讀史紀》卷五、一一二;《清一統志》卷四二二;《續通考》卷二三三;《嘉慶志》卷五五三。

林陽
  又作林楊。《御覽》卷七八七,“康泰《扶南土俗》曰:扶南之西南有林陽國,去扶南七千里,……。《南州異(物)志》曰:林陽在扶南西七千餘里”。一說林陽、林楊又稱嘾楊,在今泰國西部或緬甸東南部,其名源自梵文Rammanya,為孟族所建國家。一說在緬甸的卑謬(Prome)或莫塔馬(Moktama)灣一帶,即緬甸古碑銘中的孟族國Rahmaniya,《錫蘭紀年》作Arramaniya。也有的認為在泰國西南的邦德(Pong Tuk)。另尚有馬來半島克拉(Kra)地峽北的Htayan等說。另見《御覽》卷七九0;《利病書》卷一二0。

林邑
  又作臨邑。《水經注》卷三六,“康泰《扶南記》曰:從林邑至日南盧容浦口可二百餘里,從口南發往扶南諸國,常從此口出也”,“林邑……治典沖,去海岸四十里。處荒流之徼表,國越裳之疆南,秦漢象郡之象林縣也。東濱滄海,西際徐狼,南接扶南,北連九德,後去象林復林邑之號。建國起自漢末初平之亂,人懷異心,象林功曹姓區,有子名連,攻其縣,殺令,自號為王。值世亂離,林邑遂立”。《三國志》卷六0呂岱傳云,“岱既定交州,……又遣從事宣國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諸王,各遣使奉貢”。一般認為林邑國即後來史籍所載的環王國、占婆國或占城國,東漢末期立國於西漢日南郡的象林縣,中心地區在越南的廣南-峴港省,原轄自該省與平治天省交界的海雲(Ha Van)山至富慶省中部的華列拉岬(Cap Varella)或順海省的藩朗(Phan Rang)一帶。後逐漸向北擴展,進抵平治天省北部的橫山(Hoanh Son)附近,據有漢日南全郡之地。林邑國的早期都城典沖即原象林縣治,在廣南-峴港省維川(Duy Xuyen)縣南的茶蕎(Tra Kieu),占城碑銘中作Indrapura。或謂林邑一名由象林轉化而來,係“象林之邑”的省稱。也有的認為不能將林邑等同於後來的占婆國,它僅為占人國家的一部。另見《南州志》;《交州雜事》;《草木狀》下;《交廣記》;《交阯外域記》;《林邑記》;《宋書》卷五、八、六三、七六、九二、九七;《水經注》卷三七;《南齊書》卷五八;《高僧傳》卷三;《要術》卷一0;《職貢圖》;《伽藍記》卷四;《書鈔》卷一二三、一三三、一三五、一三六;《類聚》卷三五、八四、八七;《梁書》卷二-五、五四;《隋書》卷二、三、二九、三一、三三、五三、八二;《西域記》卷一0;《續僧傳》卷二、四;《晉書》卷三、七-一0、五七、六七、九七;《方志》卷下;《南史》卷一、二、四、六、七、九、一0、三七、七0、七八;《北史》卷一一、一二、七三、九五;《珠林》卷四0;《慈恩傳》卷四;《求法傳》卷下;《初學記》卷八、一九、二0、二七、二九;《通典》卷一七一、一八八、一九三;《經音義》卷一00;《元和志》卷三八;《六帖》卷九四、九七;《舊唐書》卷三、四、一九上、二九、三五、四一、四六、五九、六二、一八四、一九七-一九九上;《唐會要》卷三三、九八-一00;《廣記》卷一六四、二七六、四0二、四八二;《御覽》卷一七二、一八七、三四五、三七三、三九八、七一八、七五八、七六0、七八六-七八八、八0三、八一一、八一三、八二五、八九0、八九二、九二六、九二八、九三六、九三七、九三九、九六0、九六三、九七一、九八一、九八二;《寰宇記》卷一六0、一六七、一六九-一七一、一七六、一七七、一八三;《事類賦》卷九、二九;《冊府》卷六六二、九五六-九六0、九六二、九六三、九六六、九六八-九七一、九七四、九七五、九八四、九九五、九九七、九九九、一000;《華夷圖》;《新唐書》卷三一、四三、五八、九0、二0七、二二0、二二一、二二二中下;《元豐志》卷一0;《證類本草》卷三、四、一二;《輿地廣記》卷三八;《指掌圖》;《通志》卷四0、四一、一九六、一九八﹔《虞衡志》;《代答》卷二;《山堂考》卷六一;《雲麓鈔》卷五;《輿地紀勝》卷一0四、一一二、一二0;《事林》卷五;《玉海》卷五六、一五二-一五四;《通考》三一五、三二三、三二八-三三二、三三八;《安南志略》卷一、四-八、一五、一六;《異域志》卷上、下;《元史》卷六三;《集事淵海》卷四七;《交阯總志》卷一-三;《寰宇通志》卷一0九、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朝貢錄》卷下;《越嶠書》卷一、三、四、九、一五、一八;《嶺海圖》;《廣輿圖》卷一、二;《皇輿考》卷一二;《炎徼紀》卷四;《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五、七、八;《圖書編》卷五九、六0;《四夷館考》卷上、下;《華夷考》卷七-九;《嶺海異聞》;《嶺海續聞》;《明續通考》卷二三五;《本草》卷八-一一、三0、三一、三三、三六、三七、四四、五一;《咸賓錄》卷六;《四夷雄略》卷一、二;《萬國圖》;《三才人物》卷一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嶠南記》卷上、下;《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一、二、九、一一、一二;《閩書》卷一五0;《武備志》卷二0二、二二三、二三六;《華夷記》卷四;《象胥錄》卷三、四;《世法錄》卷八一、八二;《馭交記》卷一;《利病書》卷九七、一0一、一0三、一0四、一0六、一一八-一二0;《譯史》卷三;《譯史紀餘》卷一;《荒史》;《讀史紀》卷四、五、六五、一一二;《讀史圖》卷四;《四譯館考》卷一、七;《明史》卷三二四;《續通典》卷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八、二三九;《續通志》卷六三八;《清通考》卷二九六;《嘉慶志》卷五五三、五五六、五五八、五五九;《海關志》卷二。

林楊
  《水經注》卷一引竺枝《扶南記》,“林楊國去金陳國步道二千里,車馬行,無水道、舉國事佛”。即林陽,見該條。

林郍
  《太平御覽》卷七九0引竹芝《扶南記》,“林郍國蠻其延國未多曰黎與毗騫同大洲放二萬里法俗是同”。或在今東南亞,今地不詳。疑為林陽之訛,參該條。

林麻塔
  《順風》苧盤往舊港並順塔針路條。即林麻塔港口,見該條。

林邑郡
  《隋書》卷三一,“林邑郡〔大業元年平林邑,置沖州,尋改為郡〕,統縣四,戶一千二百二十:象浦,金山,交江,南極”。林邑郡係隋朝於故日南郡地所設,但隋軍北返後其地重為林邑國所據而徒具虛名。另見《舊唐書》卷四一;《新唐書》卷四三上;《通考》卷三二三。

林郎淺
  《順風》各處州府山形水勢之圖條,“赤坎山:……用單坤針取崑崙。下防淺,名叫林郎淺”。在今越南的東南岸外,指格嘎(Ke Ga)角南面的淺灘。另見《指南》大擔往暹羅針條。

林哪喏山
  又作林嘮喏山。《順風》苧盤往文萊條,“(苧盤)用乙卯十五更取林哪喏山,在帆鋪邊。乙卯二十五更見東邊有大山,即是東西蛇羅山”。在今印度尼西亞的亞南巴斯(Anambas)群島南面一帶,或指托孔馬朗比魯(Tokong Malangbiru)島。

林嘮喏山
  《順風》苧盤往文萊回針條。即林哪喏山,見該條。

林麻塔港口
  又作林麻塔。《順風》赤坎往舊港順塔條。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南岸吉打榜(Ketapang)的北面,或指拉布漢馬林蓋(Labuhanmaringgai)。

臨兒
  或作臨倪。《三國志》卷三0注引《魏略‧西戎傳》。即臘伐尼,見該條。另見《世說新語》卷上文學四﹔《通典》卷一九三;《御覽》卷七九七;《寰宇記》卷一八三;《通志》卷一九六。

臨邑
  《寄歸傳》卷一,“驩州正南步行可半月餘,若乘船才五六潮,即到匕景。南至占波,即是臨邑”。即林邑,見該條。另見《交州雜事》;《林邑記》;《類聚》卷七三、八五;《經音義》卷六六;《雜俎》卷四;《北戶錄》卷二;《御覽》卷五四九、七0三、八一六。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