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阯
  或作交趾。《水經注》卷三七,“《尚書大傳》曰:堯南撫交阯,於《禹貢》荊州之南,垂幽荒之外,故越也。《周禮》:南八蠻,雕題交阯,有不粒食者焉”,“秦始皇開越嶺,南立蒼梧、南(海)、交阯、象郡。漢武帝元鼎二年,始併百越,啟七郡。於是乃置交阯刺史以督領之,初治廣信”。《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帝顓頊高陽者……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阯”,“(虞舜)南撫交阯、北發”。《漢書》卷二八下,“交阯郡:武帝元鼎六年開,屬交州”。《隋書》卷三一,“交趾郡〔舊曰交州〕,統縣九,戶三萬五十六:宋平,……交趾,嘉寧,……”。《諸蕃志》卷上交趾國,“交趾,古交州。東南薄海,接占城,西通白衣蠻,北抵欽州”。《安南棄守》,“(永樂五年)六月癸未朔,以安南平,詔天下……置交阯都指揮使司、交阯等處承宣布政使司、交阯等處提刑按察司及軍民衙門”。按交阯之名在不同時期和古籍中,領地不一。漢以前的載籍,如《尚書》、《周禮》、《墨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等,其所載的交阯、交趾或南交,應泛指我國的南方,或指五嶺以南地區。漢代的交阯刺史部包括我國的廣東、廣西及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交阯郡約當今越南清化省以北的地區。自晉至隋,交阯郡一般均在越南的北部,但其範圍及所領縣數時有變化。西漢時交阯郡治在羸阝娄縣,東漢至南北朝時期移到龍編縣,隋代改徙宋平縣。另隋代還在舊羸阝娄縣地置交阯縣,位今越南河內市西北面。唐代在隋交阯郡地設安南都督府或安南都護府。五代以後,安南國獨立,我國史籍往往仍將今越南的北部、中部地區稱為交阯或交阯國。明朝永樂年間,又一度在該地區設立交阯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另十九世紀初阮朝成立後,安南國改稱越南國,其南部地區也被稱為交趾支那(Cochin China)或交趾。交阯有時也用作都市之名,稱交阯城或交州城、安南城,指不同時期交州或交阯郡的治所和安南國的都城。另見《漢書》卷六、二四下、二八上、九五;《異物志》;《南州志》;《交廣春秋》;《三國志》卷四、三0、三八、三九、四八、四九、五二、五三、六0、六一、六五;《草木狀》卷上、中、下;《南方記》;《南中志》;《廣志》;《交州記》;《交廣記》;《交阯外域記》;《吳都賦》;《華陽國志》卷二、四、一一;《後漢書》卷六、七、八、二四、三一、三三、三八、四四、四五、六四、七一、七六、八六﹐志二三;《林邑記》;《南越志》;《廣州記》;《宋書》卷二八、二九、三五、三八、九二;《水經注》卷三六、四0;《南齊書》卷二、一四、四一、五八;《高僧傳》卷一、二、四;《要術》卷一0;《魏書》卷三、四下、七上、三0、一0二,一0五;《書鈔》卷七三、七五、一0八、一三七、一四四、一四五;《類聚》卷六、八、一一、五0、六一、八二、八四-八七、八九、九二、九三、九五、一00;《梁書》卷三、七、五四;《陳書》、卷一、七、八、一二;《隋書》卷八二;《續僧傳》卷一六、二一;《晉書》卷三、九、一0、一四、一五、二八、五七、六七、八九、一00;《南史》卷七、九、二九、六六、七0、七八;《北史》卷九五、九七;《珠林》卷一四、一七、六三、七四;《求法傳》卷上、下;《初學記》卷六、八、一一、一六、二0、二七、二八、三0;《通典》卷一七一、一七二、一八四、一八七、一八八、一九三;《經音義》卷三八、四一、四三、六四、六六、六八、八一、九四;《元和志》卷三四、三八;《六帖》卷六、四八、五六、五七、六二、七九、八九、九四、九七;《雜俎》卷一、一八;《蠻書》卷一;《北戶錄》卷二;《嶺表錄》卷上、中、下;《舊唐書》卷一九上、四一、五九、六五、一七七、一九0上、一九八;《唐會要》卷七三、九八;《廣記》卷八七、一二四、一二七、三九九、四0四、四0六、四四0、四六一、四六四、四八二;《御覽》卷三四、一五七、一七二、一八九、三五六、六二六、六八七、七八五-七八七、八0七、八三九、八五七、八七一、九0八、九一0、九二一、九二四、九二八、九三七、九四一、九四三、九五0、九五七、九六三、九六六、九七一-九七五、九七九、九八二、九九五;《寰宇記》一五七、一五九-一六一、一六四、一六七、一六九、一七0、一七二、一七六-一七九、一八三;《事類賦》卷三、九、一八、二七;《冊府》卷六五二、六五六、六六二、九五六、九五七、九五九-九六一、九六八、九八九、九九六、一000;《武經》卷二一;《華夷圖》;《新唐書》卷四、四三上下、九0、九五、一二0、一八四、二二一上、二二二上下;《新五代史》卷六五;《元豐志》卷一0;《證類本草》卷六、九、一二-一四、一六、二三;《文昌錄》卷一;《筆談》卷二一、二五;《輿地廣記》卷二、三五、三八;《可談》卷二;《指掌圖》;《翻譯集》卷六;《通志》卷四0、四一、一九六、一九八;《虞衡志》;《代答》卷一-一0;《山堂考》卷六一、六二;《西漢會要》卷六四、六九;《輿地紀勝》卷八九、九六、九七、九九、一00、一0三-一0六、一0八、一一0、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八-一二四、一二六、一二七;《諸蕃志》卷上、下;《東漢會要》卷三八、三九;《宋會要稿》卷一四0、一九六-一九九;《事林》卷三;《方輿勝覽》卷三四、三八-四0、四二、四三;《玉海》卷一五二-一五四;《夢粱錄》卷五;《通考》卷三一五、三二三、三二九-三三二、三三八、三三九;《南海志》卷七;《招捕總錄》;《安南志略》卷一-一六、一九;《宋史》卷五--二、一四-二0、二九、三一、三三-三五、六六、一一三、一一九、一五四、一八六、一九一、一九七、二00、二0三、二七二、二七三、二八四-二八六、二九0、三00、三0四、三0六、三0七、三一二、三二0、三三一-三三四、四一四、四二六、四四六、四七九、四八五、四八八、四八九、四九五;《島夷志略》;《異域志》卷上;《元史》卷三、四、一0、一一、一三-一七、一九、二七、三0、三八、六一、六三、六八、七九、九二、一0一、一一九、一二一-—二三、一二五、一二八-一三一、一三三、一三五、一三六、一四九、一五一、一五六、一六二、一六五、一六六、一六八、一九三、二0八-二一0;《渤泥記》;《百夷傳》;《集事淵海》卷四七;《大典》卷二三三七、三00七、一一九0七;《交阯總志》卷一-三;《瀛涯》;《番國志》;《星槎》前集;《航海圖》圖一一,《寰宇通志》卷一0二、一0五、一0七-一一三、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七九、八0、八二-八七、九0;《平交錄》;《朝貢錄》卷上;《海語》卷上、下;《越嶠書》卷一-一五、一七-二0;《嶺海圖》;《安南傳》卷一、三;《南詔史》卷上、下;《廣輿圖》卷一、二;《古今圖》;《市舶志》;《皇輿考》卷一二;《鴻猷錄》卷九;《炎徼紀》卷一;四;《安南圖說》;《明四夷考》卷上、下;《殊域錄》卷五-八、一二、一三;《荒徼考》;《圖書編》卷五八、五九;《四夷館考》卷上、下;《華夷考》卷二、五、七-九;《東夷說》;《嶺海異聞》;《嶺海續聞》;《明續通考》卷二二九、二三一、二三四、二三五;《四夷考》卷一;《本草綱目》卷八、一四、一八、一九、二三、三一-三五、四六、四七、四九、五一;《咸賓錄》卷三、六-八;《四夷雄略》卷一;《順風》;《萬國圖》;《緬略》;《三才人物》卷一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安南圖志》;《四夷廣記》;《嶠南記》卷下;《裔乘》卷二、三、八;《東西洋考》卷一-五、七、九、一0、一二;《閩書》卷一四六、一五0;《武備志》卷二00-二0二、二二三、二三二、二三六、二三八;《華夷記》卷四;《象胥錄》卷三、四;《世法錄》卷八一、八二;《馭交記》卷一-一二;《指南》;《利病書》卷九三、九六、九七、一00、一0一、一0三-一一0、一一二、一一八-一二0;《坤輿全圖》;《譯史》卷三;《譯史紀餘》卷一-三;《荒史》;《讀史紀》卷二-五、七-九、九九、一00、一0四-一0六、一0九-一一三、一一五、一一九;《讀史圖》卷二、四;《四譯館考》卷一、五、八;《海上紀略》;《安南紀遊》;《東南洋圖》;《海國錄》;《明史》卷六-一0、四0、四五、四六、七0、七二、七三、七五、七九-八一、八八、九七、一二六、一三0、一三二、一三七、一四四-一四六、一四八、一四九、一五一、一五二、一五四、一五五、一五八、一六一-一六六、一七二、一七八、一八二、一九五、一九八-二00、二四一、二八九、三0四、三一三-三一五、三一七-三一九、三二一、三二四;《輿地全圖》;《吧城紀》;《清貢圖》卷一;《續通典》卷一三七、一四五、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四二三、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五、二三七、二三九、二四二、二四三、二四五、二四六;《續通志》卷一0九、一一0、六三七、六三八、六四0;《清通典》卷九六、九八;《清通志》卷二七;《清通考》卷二八七、二八九、二九六;《滇繫》卷九、一0;《嘉慶志》卷五五二、五五三、五五六、五五八;《海關志》卷二、四、九、二0、二四、三0;《清續通考》卷三二四、三二五、三三三;《清史稿》卷七四、一00、一二五、一五三、二五二、三三0、四一九、四七八、五一六、五二七。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