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礁
      (一)《航海圖》圖一三。在今越南南岸外,位崑崙(Condore)島東面。 (二)又作白礁嶼。《航海圖》圖一五,“龍牙門用甲卯針五更船取白礁”,“白礁過用癸丑及丹癸針五更船平東竹山外過”。在今新加坡海峽東口,即佩德拉一布蘭卡(葡文名Pedra Branca,意亦為白礁)島,此處設有霍斯堡(Horsburgh)燈塔。另見《東西洋考》卷九;《順風》、《四夷廣記》、《指南》有關往馬六甲的針路記載。  (三)《順風》古里往祖法兒回針條,“(希星嶼)巽巳五更取白礁。巽巳五更取古里國是也”。在今印度西南岸外,位卡利卡特(Calicut)西北面,或謂指Sacrifice Rock。另見《航海圖》圖二0。  (四)《四夷廣記》跤趾回暹羅針路條,“(小橫山)入到中心鼻頭,有淺沙出水,近過打水三四托,巡灣使,莫中路過大嶼,……過了用單辰針遠見白礁,有坤申相見山屋隴港口”。在今泰國灣,位柬埔寨的磅遜(Kompong Som)灣外,今地不詳。

白鶴
      《安南棄守》,“(大軍)至北江府新福縣,諜知左副將軍西平侯沐晟軍至白鶴,遂遣驃騎將軍朱榮往會”。白鶴作為縣名,在越南永富省越池東南面的永祥(Vinh Tuong,一譯永相) 縣一帶。但有時也成了白鶴江的簡稱。另見《交阯總志》卷二;《越嶠書》卷一、一二;《廣輿圖》卷二;《鴻猷錄》卷九;《安南圖說》;《殊域錄》卷五;《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安南圖志》;《四夷廣記》;《馭交記》卷四;《利病書》卷一0六、一一八;《讀史紀》卷一一二;《讀史圖》卷四;《明史》卷六、一五四、一五五、三二一。

白土山
      《東西洋考》卷九,“大港:用辛酉針三更,取哪哦山。哪哦山:再過為白土山,用辛酉針十更,取密雁”。在今菲律賓呂宋島西北岸,當即巴達(Badoc)。或認為在丁格拉(Dingra)附近,或指為Patapat山。

白水洋
      《東西洋考》卷九,“吧哩馬閣:即白水洋,……”當指今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西南岸外的水域。

白石口
      《海錄》卷上舊柔佛,“中邦項東南行,約日餘,復轉西入白石口,順東南風,約日餘則到柔佛”。白石即白礁的異稱,白石口指新加坡海峽,尤其指東口。另見《海錄》卷中、下;《南洋蠡測》。

白花園
      《諸蕃志》卷下,“胡椒出闍婆之蘇吉丹、打板、白花園、麻東、戎牙路”。即百花園,見該條。

白花灣
      《南海志》卷七。即百花園,見該條。

白沙林
      《坤輿全圖》。在今阿拉伯灣東岸一帶,今地不詳。

白沙灣
      《航海圖》圖一二。在越南義平省東南部富美縣東岸外,為提夷海門別稱。

白表仔
      (一)《指南》浯嶼往雙口針條,“(里銀大山)二港相連,開有白表仔生在洋中,當可防。……開二三更過白表仔,用丙巳五更取頭巾礁”。又作白俵仔,在今菲律賓呂宋島西岸博利瑙(Bolinao)角至蘇比克(Subic)灣的航道中,今地不詳。  (二)《指南》雙口至宿霧山形水勢條,“白表仔:對門市武祿”。或即今菲律賓宿務(Cebu)島西北面的班塔延(Bantayan)島。

土表
      《指南》東洋山形水勢條。即白表仔,見該條(一)。

白塔洲
      《清一統志》卷四二四;《嘉慶志》卷五五九。即百塔洲之訛,見該條。
白黑州
      又作黑白州。《安南棄守》,“(黎季犛)又攻占城板達郎、白黑等四州”。在今越南中南部,今地不詳。或謂應作白、黑州。另見《交阯總志》卷三;《馭交記》卷四。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