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廈門大學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被毛澤東同志譽爲“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辦的,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華僑創辦的大學。目前是我國唯一地處經濟特區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一批高水準大學之一。
      建校八十四年來,在“自強不息,止於至善”校訓的激勵下,經過幾代廈大人的辛勤創業,學校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愛國愛校的光榮革命傳統和“僑、台、特、海”的鮮明辦學特色,在海內外享有良好的聲譽。
      廈門大學歷史學科建立於20世紀20年代初,經過7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研究型爲主導、本科與研究生教育相結合的學科體系。顧頡剛、熊鐵基、谷霽光、林惠祥、鄭德坤、莊爲璣、傅衣淩、韓國磐、韓振華、葉國慶、陳碧笙等著名學者曾先後任教於此。林甘泉、陳文華、李伯重、陳佳榮、江太新等是本學科培養出來的優秀學者。
      廈門大學歷史學專業多年來一直位於全國大學歷史學八強行列,這是與長期以來幾代人的孜孜努力分不開的。本學科曾接連創造了若干堪入史冊的輝煌。50年代,成立了全國首家大學博物館——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60年代初,開設了中國經濟史、東南亞史、考古與民族史專門化。80年代,中國古代史、專門史(經濟史)是全國首批、專門史(中外關係史)是全國第二批被批准設立的博士學位授權點,專門史(經濟史)爲全國首批重點學科。先後創辦了全國首家經濟史專業刊物《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和全國首家臺灣研究刊物《臺灣研究集刊》,創辦《南洋問題研究》,成立了全國首家海關史研究機構——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90年代以來,建立了國家教委廈門大學文科文獻資訊中心、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歷史學)、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以及臺灣研究中心、東南亞研究中心兩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專門史蟬聯全國重點學科,又新增了歷史文獻學、臺灣研究、南洋研究兩個福建省重點學科。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和歷史文獻學。現有專職教師及研究人員51人,其中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人才2人,福建省優秀專家2人。博士生導師24人,碩士生導師43人,近三年授予博士學位50餘人,授予碩士學位70餘人。2004年底在校博士生83人、碩士生122人、留學研究生22人,不少畢業研究生已成爲各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的學術骨幹,爲中國的歷史學發展做出了顯著的成績。
      本學科的傳統優勢有考古學的東南考古、古外銷瓷研究,專門史的中國社會經濟史、中外關係史與華僑華人史、臺灣史、東南亞民族史研究,中國古代史的魏晉南北朝隋唐史、明清史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林則徐研究、中國近代海關史、中央革命根據地史研究,世界史的東南亞史研究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堅持歷史學本位,注重民間文獻與區域研究,提倡經濟史與社會史研究相結合,其研究特色爲中外同行所稱道;中外關係史與華僑華人史研究專注於中國與東南亞及歐洲各國關係史、海外華僑華人發展史、南海疆域沿革史及周邊國家民族關係史等問題,已成爲國內該領域學術研究與對策研究的重鎮;臺灣史研究著眼於閩臺地區社會經濟史及其歷史文化淵源,論證海峽兩岸的內在歷史聯繫,深入批判台獨史觀,獲得了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的認可。近年在繼承傳統研究領域的基礎上,積極引進人才,跟蹤學術前沿,作了新的開拓,培育了一些新的學科增長點,如考古學的海洋考古,專門史的海洋社會經濟史、中國財政史、企業史、中外經濟發展與城市化比較研究、東南亞社會文化史、僑鄉研究、南海問題研究,中國古代史的秦漢史、魏晉思想文化史、東南地域史,中國近現代史的近現代社會文化史,世界史的歐美史、美國城市史、亞太地區國際關係史,歷史文獻學的古文字研究等,並整合學科力量,創設了海洋史學博士點,體現了僑、台、特、海的學術優勢和特色,在史學界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七十餘年來,本學科爲學界奉獻了大量厚重的學術成果。《中國近代海關史(晚清部分)》(陳詩啓)獲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案優秀成果二等獎,《隋唐五代史綱》(韓國磐)獲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敦煌吐魯番出土經濟文書研究》(韓國磐)、《中國近代海關史(晚清部分)》(陳詩啓)、《明史新編》(傅衣淩、楊國楨、陳支平)、《百越民族史》(陳國強、蔣炳釗)《中國賦役制度史》(鄭學檬)、《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鄭振滿)、《近500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陳支平)、《茶葉、白銀與鴉片:1750—1840年中西貿易結構》(莊國土)、《臺灣歷史綱要》(陳孔立)等獲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明清土地契約文書研究》(楊國楨)獲首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中國近代海關史》(陳詩啓)獲第二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海洋與中國叢書》(楊國楨)、《透視中國東南:文化經濟的整合研究》(陳支平、詹石窗)獲中國圖書獎,《林則徐全集》(楊國楨)獲第四屆全國優秀古籍整理圖書類一等獎。另還有多部著作和多篇論文分別獲省、市、學會類科研獎項。博士、碩士和本科生的研究成果也分別獲得省優秀博士論文、全國“史學新秀”獎(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等。
      近兩年來,歷史系還投入資金資助出版了《南強史學叢書》(現已出版13冊)、《廈大史學論叢》(現已出版12冊),都在學界産生了良好的反響,樹立起了廈門大學歷史學研究的整體形象。教學方面的成績也很顯著,僅2004年就有如《注重實踐的歷史學人才培養模式》獲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史學概論》、《中國近代史》被評爲福建省精品課程,《中國古代經濟史》被評爲省碩士生優質課程。
      近年來,歷史系主持承擔了數十項的各級研究專案,僅2004年,獲得的科研專案就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兩項(《20世紀後半期美國的大都市區化與大都市區管理模式》7萬元,《明清時代的鄉族、鄉紳與官僚政治》6.5萬元,分別由王旭、鄭振滿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案一項(《泥河灣晚新生代系統生物地層及環境研究》35萬元,由蔡保全教授主持)、國家清史工程項目兩項(《典志’財政金融志(上)》55萬元,由陳支平教授主持、《傳記.道光朝》,51.6萬元,由楊國楨教授主持)、教育部重大攻關專案一項(《民間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60萬元,由鄭振滿教授主持),另有省社科專案、全國僑聯研究專案及若干橫向課題。由陳支平、詹石窗教授主編的《透視中國東南:文化經濟的整合研究》獲得中國圖書獎,劉釗教授所著《郭店楚簡校釋》獲華東地區古籍優秀圖書一等獎。吳春明教授被評爲福建省十佳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本年度本系主辦了中國商業史學會年會與學術討論會(4月)、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變化學術討論會(5月)、第十屆中國社會史學會年會與“禮儀.習俗與社會秩序國際學術討論會(6月)、中國百越民族史學術討論會(11月)等會議,也顯示出本系在歷史學領域的重鎮地位和凝聚力。
      近年來,本學科還與海內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和交流。有30多名教師赴美、英、加、荷、法、德、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和我國的香港、臺灣地區留學、訪問或開展合作研究。2005年2月,還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簽訂了學術交流合作協定。
      經過歷史系全系大會討論決定,擬從2005年起出版《廈大史學》年刊,及時地反映廈大歷史系教師的主要學術走向和整體實力,希望該刊能成爲本系與兄弟院校和同行開展學術交流的平臺,也希望得到海內外方家的熱情支援和悉心指教!
      在本刊編輯過程中,我們得到了歷史系廣大教師和部分研究生的大力支持,廈門大學出版社侯真平、薛鵬志兩位先生亦認真審定,做了大量細緻入微的工作,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廈門大學歷史系
2005年3月20日

 

(《廈大史學》第一輯﹐
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
年出版)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新增文章_評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