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之政治只是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才逐漸轉入「正規化」。蒙古的可汗從此成為中國的皇帝,公推大汗的「忽里勒台」從此廢除而代之以君主世襲制,由中央到地方都建立起漢人長期實行的行政體系。但是蒙古人到底是一個遊牧民族,乍一進城過起定居生活,更要以文治來管理遼闊的中土和文化比其先進的人民,自然相當吃力。同時,大多蒙元皇帝均重武輕文,藐視漢族的文明,因此使有元一代出現政治上空前的混亂。

在中國歷史上,一些長治王朝在中衰後,往往會出現各種禍亂,而元朝剛建立不久,皇室內亂、宮廷政變、后妃之禍、權臣用事等即迭連不斷,終於造成其統治的暴起暴落。這除了說明一個缺乏文化基礎、純恃武力征服而建立之政權終難持久外,其禍亂的頻繁與該民族社會發展落後,似亦不無關係。例如蒙古族原來流行部落選舉式的「忽里勒台」制度,乍一過渡到君主世襲,必然遭到一些守舊的部落上層之反對。另如蒙古史上常以女人攝政、幼子監國(守灶),重視母系,此應亦其社會發展所決定。因此,在元朝建立前,由於尚未遽行長子世襲,故繼承問題雖有紛爭尚能順利地度過,一旦世祖即位,皇室內爭就出現在元朝建國伊始,爾後竟幾無朝無之。

元世祖忽必烈未經「忽里勒台」推舉,擅自即位於開平,因此發生爭奪帝位之長期紛爭。先是其七弟阿里木哥起而反抗,持續了四、五年之久才被平定。繼之又有窩闊台之孫海都、蒙哥之子昔里吉,以及世祖遠房堂姪乃顏等先後抗命。誠然,好大喜功的世祖尚能注意吸收漢族的一些先進文化,故其政治尚有可觀之處,如定大都、隆祀典、創文字、立國教、制曆法、行鈔制、修運河、通海運、建站赤等,然這些政績也很快煙消雲散,猶如暈花一現。而且在世祖時,不僅有奪位之內爭,還有阿合馬、盧世榮、桑哥等計臣之擾民誤國。

世祖死後,孫成宗繼位。成宗死後,左相阿忽臺與皇后伯岳吾氏合謀迎立安西王阿難答(世祖三于忙哥剌之子,成宗堂弟),而由皇后臨朝聽政。但右相哈喇哈孫卻擁戴成宗之姪海山即位,是為武宗,殺左丞相、安西王及成宗之后。及至英宗即位,因下詔追奪權臣鐵木迭兒之官爵並抄沒其財產,竟被鐵木迭兒餘黨所弒。泰定帝死後,又發生一幕爭奪帝位的糾紛。原來泰定帝於天順帝即位時僅九歲,武宗舊臣燕帖木兒竟發動政變迎立武宗子。但武宗子有二,先是文宗即位,繼讓其兄明宗,明宗後又遇害,仍由文宗稱帝。文宗死後,皇位又還歸明宗之子寧宗、順帝。其間之變亂均由權臣燕帖木兒所策劃與導演。燕帖木兒當政明、文、寧宗三朝,權傾人主,驕橫無忌,淫亂不堪,使貫串元朝始終的權臣用事達於頂峰。

總計從元世祖死後,歷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順帝、明宗、文宗、寧宗而至順帝,在四十年間換了九次皇帝,平均差不多四年一任,真是置君如奕棋。而這些皇帝的壽命都僅三十上下.小的只有九歲(天順帝)或七歲(寧宗).因此這數十年間之帝位爭奪糾紛幾乎都是在權臣或后妃之操縱下進行。國家在如此動盪不安的狀況下,自然無甚政治建樹可言,而簡直是混亂透頂了。結果終於在反元革命聲中覆亡。

從元朝建立、南宋滅亡以後,全國各地的抗元鬥爭,始終未曾止息過。在北方,因暴斂無已「故家破產十九,逃亡入山……兩河間盜有眾數萬」。南方,反元鬥爭更是前仆後繼。如至元十七年(1280)到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間,漳州(今福建漳州)陳吊眼、許夫人,福州林天成,南康(今江西南康)杜可用,廉州(治今廣東合浦)霍公明、鄭仲龍,建寧(今福建建甌)黃華,以及四川的趙和尚都先後起兵,建號稱王,致「荊湖閩廣之間,兵興無寧歲」。其中「漳州陳吊眼聚黨數萬,劫掠汀、漳諸路,七年末平」,「福建一道收附之後,戶幾百萬,黃華一變,十去其四」。

連綿不絕的反元鬥爭,本已使元室之統治不得安寧。而元朝皇室經常內鬨,橫臣專擅朝政,更令國家之元氣大傷。元順帝(1333-1368)即位後,執政時間雖然稍長,但順帝不理朝政,恣意淫佚,「醜聲穢行,著聞於外」,使元朝統治更加岌岌可危。時恰逢水旱疫疾及地震山崩等災害相繼而作,民生困頓而饑荒四起,但元室卻仍然縱情揮霍,濫發錢鈔,致「物價騰踴,價逾十倍。……京師料鈔十錠,易斗栗不可得」。元末曾流行這樣的民謠:「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哀哉可憐!」此歌「自京師以至江南,人人能道之」,足見彼時政治腐敗至極。最後老百姓忍無可忍,終於導致了元末大規模民變之爆發。

元末之民變持續了十數年,最有名的即白蓮教所創立之紅巾軍。白蓮教是宋代以來的民間秘密宗教團體,混合了佛教、彌勒教、明教等內容,鼓吹「明王出世」、「彌勒降生」,光明必勝黑暗。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白蓮教領袖韓山童(?-1351)和劉福通等擬於永年(今河北永年東南)聚眾起事,以紅巾為號,以韓為明王。因事機不密,韓山童被捕處死。同年五月,劉福通在穎州(今安徽阜陽)起義,組織紅巾軍四處攻城掠地。至正十五年(1355年),劉福通迎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1367)為小明王,立國號曰宋,建都於亳州(今安徽亳縣),旋又先後移駐安豐(今安徽壽縣西南)、汴梁(即開封)等處。從此,倒元之鬥爭愈演愈烈,結果終於摧毀了蒙元之統治。

紅巾軍起事後,各地群雄紛紛響應,初多奉韓林兒為主,亦稱紅巾軍,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割據之勢力。茲將元末參與反元起事或割據一方的群雄情況簡介如下:
    (1)吳天保:瑤族,至正四年十二月(1345)﹐起事於靖州(治今湖南靖縣),旋活動於湘、黔、桂一帶。
    (2)方國珍:至正八年(1348年)起於黃巖(在浙江)﹐據於慶元(即浙江寧波)、台州、溫州(均在今浙江)一帶。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降於朱元璋。
    (3)韓山童:為白蓮教領袖,擬於至正十一年(1351年)同劉福通在永年(在今河北)起義,事洩被捕殺。
    (4)劉福通:白蓮教首領之一,韓多童死後,於至正十一年五月在穎州(今安徽阜陽)起事,組織紅巾軍。至正十五年(1355年)奉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小明王,建國為「宋」,定都於亳州(今安徽亳縣),旋先後移駐安豐(今安徽壽縣西南)、汴梁(即開封)。後劉福通於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戰死,韓林兒則於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1367年)被朱元璋令人沉於瓜洲江中。
    (5)徐壽輝:至正十一年與彭瑩玉(又稱彭和尚)等起事於蘄水(今湖北稀水),旋建國號天完。至正二十午(1360年)被其部將陳友諒所害。
    (6)郭子興:至正十二年(1352年)響應紅巾軍而起事,據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帶,至正十五年病卒。
    (7)朱元璋:初隨郭子興起事,子興死後代領其眾,旋攻下集慶(今南京)作根據地,改應天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被韓林兒封為吳國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擊敗陳友諒而稱吳王。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建立明朝,旋滅亡元朝、統一全國。
    (8)張士誠:至正十三年(T353年)起事於泰州(今屬江蘇大豐),旋據高郵、吳縣(在江蘇)諸地。次年建國號周,自稱誠王,不久都於平江(今蘇洲)。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改稱吳王,二十七年(1367年)被朱元璋所俘,自縊死。
    (9)陳友諒:初隨徐壽輝起事,至正二十年(1360年)殺壽輝,自稱漢帝﹐建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正二十三年被朱元璋所敗,戰死,次年其子陳理降朱。
    (l0)明玉珍:同陳友諒原均徐壽輝之部將。至正十七年後入據四川,先後攻下重慶、成都。壽輝死,自立為隴蜀王。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正式稱帝於重慶,國號大夏。明洪武四年(1371),其子明昇降朱元璋。
    (11)陳友定:原為元朝福建行省參政,後乘亂佔有福建八郡之地,據延平(在今福建南平),成為地方割據勢力。洪武元年,被明軍所俘殺。
    (12)何真:原元朝江西分省參政左丞,後據廣東諸州郡﹐成為地方割據勢力。洪武元年投降明軍。

在元末起事的群雄中,最值得注意者為平民出身之朱元璋。朱元璋,幼名重八,又名興宗,字國瑞。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人。幼孤,曾入皇覺寺為僧。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興響應紅巾軍,起兵於濠州,朱元璋投其麾下,屢立戰功,迭次升遷。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郭子興死,朱元璋代領其眾。時劉福通擁韓林兒稱帝,朱任其下之左副元帥。次年,攻下集慶(即江寧,今江蘇南京),遂以此為根據地,並改設為應天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韓林兒封朱元璋為吳國公,不久朱擊敗陳友諒,改稱吳王,但仍奉韓林兒之年號。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1367年),朱元璋以迎韓林兒赴應天為名,沉之於瓜洲江中。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先後掃平張士誠、方國珍之勢力,統一江南等地,聲威盛極一時。

在江南底定以後,朱元璋乃著手北伐攻元。至正二十七年冬十月,命徐達 (1332一1385)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1330一1369)為副將軍,「率甲士二十五萬,由淮入河,北取中原」。同月,朱元璋發佈討元檄文,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之口號。次年春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國號為明(公元1368年一1644年)。同年夏,徐達、常遇春等人率明軍長驅北上,節節勝利。元順帝率后妃、太子及百官北遁。八月,明軍入佔大都,結束了蒙元對中國約近百年之統治。順帝北走塞外後,雖仍稱元朝,然僅僻處一隅,史稱北元(公元1368年一1402年)。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廿一章_元朝之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