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香港史學者劉蜀永教授的《香港史文集(增訂版)》
於2021年7月9日由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

liushuyongwenji1.jpg liushuyongwenji2.jpg liushuyongwenji5.jpg
liushuyongwenji3.jpg liushuyongwenji4.jpg

《劉蜀永香港史文集》增訂版目錄

總論

香港:150年來政治經濟發展概況
從香港史看西方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

英佔以前的香港
香港地名的由來
試論對英佔以前香港歷史的誤解

香港與近代中國
香港與辛亥革命運動
十九路軍與香港
香港中國孤軍
從英國陸軍部檔案看日軍在港戰爭罪行
永遠銘記抗戰歲月的香港英烈
香港與中國共產黨

中英角力下的香港政治
1949年以前中國政府收復香港的嘗試
英國對香港的政策與中國的態度(1948—1952)
中英街的歷史價值與未來發展初探

香港經濟與文化
戰後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關係(1946—1997)
十九世紀香港西式學校歷史評價
屯門青山的歷史文化内涵
潮州人在深井
達德學院與中國知識分子
從港澳關係看葡語世界的影響
香港地方史志書籍的出版重鎮

人物
林則徐與香港海防
容閎家族的香港情緣
趙今聲教授談魯迅訪港經過
周恩來總理的香港情緣
懷念梁濤先生
紀念黃卓生醫生
亦師亦友 風範永存
懷念陳可焜教授
侯勵存:心繫家國的病理學家
關於陳明銶教授的點滴記憶
追念霍啟昌教授

研究動態與香港地方志
内地學者的香港史研究
編修《香港地方志》的幾點看法與建議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修志
圖片在方志文獻編纂中的作用初探
村志編修的意義與初步體會
參與《香港志》首冊編修感懷

史實考訂
天地會攻佔九龍寨城史實考訂
九龍半島、九龍巡檢司、九龍城史事考略
「義律與琦善會談」圖片辨誤

附錄 報刊評介
學者的歷史責任感
《九龍城寨史話》與劉蜀永先生
值得港人重視的《劉蜀永香港史文集》
鮮活而豐富的村莊歷史記錄
歷史學者劉蜀永:以史結緣香港情

附錄 信函
金應熙致劉蜀永函
黃麗松致劉蜀永函
趙今聲致劉蜀永函
盧瑋鑾致劉蜀永函
丁新豹致劉蜀永函
冼玉儀致劉蜀永函
劉智鵬致劉蜀永函
梁振英致劉蜀永函
關禮雄致劉蜀永函
梁贊勳教授關於容覲彤的信函
葛劍雄致劉蜀永函

增訂版後記
劉蜀永簡歷

《劉蜀永香港史文集》增訂版後記

這本自選文集初版出版於2010年,已經11年了。此次應香港中華書局邀約增訂再版,對原書做了較大調整。總計刪除文章14篇,新增文章27篇、信函8封、圖片82張。對後記也做了一些修改。

本人進入香港史研究領域實際是受益於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改革開放不僅是經濟的重大改革和思想的解放,也使得許多人得到重新選擇人生道路的機遇。我在大學主修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畢業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當然沒有機會從事研究工作,我被分配到海濱城市秦皇島做中學教師。當地有萬里長城的起點山海關和避暑勝地北戴河,這引起了我對歷史研究的興趣,撰寫和發表過有關這些名勝古跡的文章和小冊子。在國家恢復高考和研究生招生之後,1979年我有幸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中外關係史,論文題目是《沙俄與國際銀行團》。1982年畢業進入近代史研究所工作時,中英兩國已就香港前途問題開始談判。所裏建立香港史課題組後,我按照導師余繩武、劉存寬兩位教授的提議,改變研究方向,轉而跟隨他們從事香港史研究,後又成為香港史課題負責人。本人後來先在北京,後在香港長期從事香港史志研究則是機緣巧合,是較難複製的特別經歷。

在香港史研究的過程中,我逐漸認識到,與國家遼闊的疆域相比,香港只是彈丸之地,但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政治生態卻使她的歷史内涵極其豐富。香港是中國最早受到西方勢力衝擊的地區之一,亦是中西文化和南北文化薈萃之地。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近代史上許多重大事件都與香港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高速發展,成爲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發展歷程和成功經驗引人矚目。中英兩國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做法,以及「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及實踐亦有許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

在近四十年的學術生涯中,我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香港史學術研究,二是普及香港歷史知識,三是促進香港與内地的相互了解與溝通,四是推動香港地方志工程。

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香港史學術研究方面,參與或主持過《19世紀的香港》、《20世紀的香港》、《20世紀的香港經濟》、《簡明香港史》、《香港史——從遠古到九七》等學術著作的編撰。出於對香港和國家的熱愛和學者的社會責任感,我亦樂於花費時間普及香港歷史知識,以及促進香港與内地的溝通與交流。

2003—2004年,我接受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王洛林委託,出任「香港中產階級現狀研究」課題組負責人,與社會學家單光鼐一起兩次赴香港「收風」,廣泛聽取中產階級人士和不同政治觀點的知名人士對香港回歸後政治經濟發展的看法,並有機會在中南海懷仁堂當面向國家高層領導報告,希望能為中央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的溝通,為更好地實施「一國兩制」方針貢獻一點力量。

2005年,我接受嶺南大學陳坤耀校長和劉智鵬博士的邀請,通過「輸入内地人才計劃」,來到嶺南大學長期駐校研究香港史,協助推動香港地方志工程。十五年來,與劉智鵬教授配合默契的合作關係使我有機會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香港社會,提高了香港史研究的視野和學術水平,亦使香港地方志工程能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得以不斷向前推進。

我和劉智鵬教授合作最重要的成果就是2019年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香港史——從遠古到九七》(繁體字版)一書。毫無疑問,香港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香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與中國内地密不可分。我在北京主要是從國家的視角做香港史研究。2005年到香港以後,和智鵬教授在一起,嘗試把國家視角和香港視角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更全面地研究香港史。這本新書就是這種嘗試的產物。該書簡體字版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十五年以來,除了全局性、綜合性的香港史研究以外,我和智鵬教授還對屯門、中英街、香港威海衛警察、香港達德學院、日軍在港戰爭罪行、港九大隊、新界土地、新界鄉村、家族史等進行過專題研究。在專題研究的過程中,曾得到達徳學院校友、侯寳璋教授後人、黃玲、孫霄、姚志明、韓家傑(Blake Hancock)、吳傳忠、張軍勇、林珍、尹素明、尹小平、羅志威、黃俊康、陳敬堂、王玉珍、魯慧、楊少初、鄧聖時、鄧昆池、何觀順、李耀斌、蘇萬興、葉華清、葉偉彰、李冠洪、曾玉安、宋煌貴、區劍偉、張一兵、廖虹雷、潘江偉、吳秋北、許禮平和夢周基金會等朋友和機構的幫助。

回顧近四十年的學術生涯,導師余繩武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劉存寬老師與人爲善的學者風範對我影響甚深,使我終身受益。近代史所香港史課題組的同事徐曰彪、張俊義、張麗和我一起編寫《十九世紀的香港》、《二十世紀的香港》和《簡明香港史》的往事歷久難忘。香港大學歷史系霍啓昌博士也曾參與前兩本書的編寫。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金應熙、張磊、鄧開頌、劉澤生、陸曉敏、暨南大學馮邦彥、封小雲、張曉輝、陳偉明、葉農等師友與我有著良好的合作交流關係。英國牛津大學的曾銳生博士也曾協助我收集香港史資料。全國港澳研究會前後兩任會長陳佐洱、徐澤、秘書長楊光、副秘書長張國義、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陳多、蔡赤、何德龍、萬琪、劉文娟、韓珊珊以及國務院參事曹二寶等給過我很多支持。國務院港澳辦趙秉欣、衛陵彥、中聯辦蔡培遠、張錦華、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周溯源、黃平等領導和朋友亦為我從事香港史研究提供過協助。

在香港,前輩梁濤和蕭國健、霍啓昌、冼玉儀、丁新豹等好友在香港史研究方面給過我許多鼓勵和協助,與陳劉潔貞、周永新、呂大樂、陳弘毅、陳明銶、陳文鴻、吳倫霓霞、科大衛、葉漢明、何佩然、鄧聰、周佳榮、林啓彥、李金強、麥勁生、黃文江、李彭廣、張兆和、鄭宏泰、游子安、馬冠堯、周家建等學者也有許多有益的學術交流。陳坤耀、陳可焜、饒餘慶、周亮全、鄧樹雄等經濟學家在香港經濟史研究方面,給過我極大支持。香港大學孔安道圖書館前後幾任主任楊國雄、尹耀全、陳桂英、香港大學檔案中心張慕貞以及高添強、鄭寶鴻、林建強、沈思等朋友在資料收集方面給過我很多幫助。熱心學術研究的企業家譚廣濂先生慷慨資助嶺南大學建立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使我在香港能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王淦基醫生曾資助我和研究部出書。在嶺南大學工作期間,黃君健、鄭慧莊、任秀雯、章珈洛、吳端雯、曾憲明等年輕同事協助我處理過許多技術性的問題。前後兩位助手姜耀麟、嚴柔媛高效、主動的工作,對我幫助極大。

香港史研究範圍極廣,而人的壽命有限,因而我寄希望於年輕一代的學者,樂於與他們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經驗教訓。除了本部門的同事之外,我與孫揚、何志輝、孫晨旭、夏瑛、阮志、張媞等年輕學者可説是忘年之交。

我曾出任香港大學内地校友聯誼社秘書長十餘年,主持編寫過一本反映香港大學與内地關係的書籍《一枝一葉總關情》。在促進香港與内地的溝通與交流方面,黃麗松、王賡武、鄭耀宗、徐立之、陳坤耀、程介明、陳南祿、徐天佑、韋永庚、徐詠璇、陳鈞潤、楊雪筠、鍾佩芬、黃佩瑤、劉兆佳、李明堃、陳弘毅、呂大樂、何濼生、李彭廣、曾鈺成、馬逢國、張炳良、邱雅雯、鄒重華,以及王洛林、李薇、盧曉衡、楊建國、張海鵬、單光鼐、馮子佩、許乃波、侯健存、施正信、顧懋祥、鍾香崇、程靜、王燕祥、于恩華、張麗英、周偉、葉林、崔全才、孟鴻偉、呂衛、羅涵先、張永年、王炳新等領導、前輩與朋友給過我許多協助與勉勵。

在推動香港地方志工程方面,李剛、殷曉靜、郝鐵川、朱佳木、李培林、高德、秦其明、田嘉、李富强、冀祥德、邱新立、張英聘、陳旭、劉丹、周勇進、陳强、陳華康、侯月祥、丘洪松、黃玲、楊立勛、王地久、張妙珍、陳澤泓、黃小晶、胡巧利、鄭安興、鄺曉寧、吳冉彬、唐中克、王鐵鵬、譚烈飛、楊洪進、孫進柱、韓振京、孫繼勝、沙似鵬、洪民榮、朱敏彥、梅森、呂鮮林、秦騫、蔡金良、顏越虎、魯孟河、陳其弟、馬小彬、殷智、陳偉、袁心常、葛向勇、張惠評、楊明祥、鄧特、沈松平、畢吉玲、黃秀政、步平、王建朗、萬紅強、陳斌華、陳敦德,香港的陳智思、陳坤耀、鄭國漢、李祖澤、龍炳頤、譚廣濂、馬豪輝、簡永楨、伍步謙、馬逢國、李鑾輝、侯勵存、冼為堅、香樹輝、丁新豹、冼玉儀、蕭國健、吳秋北、劉兆佳、李明堃、陳萬雄、周永新、陳弘毅、呂大樂、潘耀明、鄧聰、李彭廣、洪清田、陳南祿、鄭李錦芬等政府官員、學者和朋友給過我許多支持。在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的領導之中,朱佳木先生始終如一的支持和鼓勵令人難以忘懷。

在香港地方志辦公室財政最困難的時候,侯勵存、伍步謙、簡永楨等朋友慷慨予以支持。在香港地方志事業的多個關鍵時刻,丁新豹力挺「嶺南二劉」。香港地方志辦公室「二劉一丁」組成的修志工作團隊在推動香港修志方面可以説是竭盡全力。

2019年,在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支持下,香港修志有了實質性的進展。董建華先生領導的香港地方志中心成立後,我出任事務顧問和編審委員會委員。作爲主編之一,我承擔了以香港冠名的首本志書《香港志.總述.大事記》的編修工作,參與總述的起草和修改、大事記的審稿。這實現了我的夙願,深感欣慰。其他幾位主編劉智鵬、丁新豹、陳佳榮,中心業務總監孫文彬博士和我等爲此書付出的辛勞,真是一言難盡。

傳媒界朋友郭召金、劉兆義、董會峰、張小靜、萬紅強、向建國、王紅玉、丁梓懿、張力平、刀書林、黎知明、馬海濤、王昊、傅旭、唐書彪、郭偉峰、潘耀明、邱立本、文灼非、呂少群、管樂、鄭玉君、周駿、張家偉、畢嘉敏、鄭靜珊、張潔平、歐陽斌、周振天、王康宏、張謳、田軍、江若瑾、劉文、田永明、張立中、阿憶、黎錫、蔡真停、鄭穗華、黃芷淵,出版界朋友趙斌、文宏武、李濟平、區錦榮、陳佳榮、李昕、陳翠玲、侯明、周建華、鄭德華、李安、姚永康、胡開敏、楊春燕、張世林、李建國、謝剛、李效華、董海敏、金敏華、翟德芳、李佔領、趙東曉、呂愛軍、黎耀強、顧瑜、朱國斌、陳家揚、梁茵、胡利國、李江、程倩等在香港史志成果推介和出版方面的努力,我一直銘記在心。

在文集增訂版出版之時,十分懷念已故的父親劉瑞恩、母親賀淑芬,是他們的關愛和鼓勵使我走上了學術研究之路。與我同甘共苦五十載的妻子張亞娟在物質生活條件十分艱難的情況下,默默地撫育子女、支撐家庭,我才能安心地從事學術研究。

我的中學老師陳中孚、大學老師宗玉才、葉乃芳、陳雲露、陳本和等使我受到良好的基礎知識和治學方法的訓練。我的中學同學袁啓明、景玉書、續玉虎、崔保安、大學同學趙宏博、谷恆東、李清和、蕭澤瀛、趙芳元、李紅傑、研究生院同學宋廷明、單光鼐等對我的影響和幫助令人難忘。在秦皇島任中學教師期間,譚其驤、羅哲文等前輩、郭繼汾、齊慶昌、孔繁德等朋友曾對我的業餘歷史研究給予指導或鼓勵。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莫潤先、近代史所蔣大椿是影響我人生路向的兩位學長,沒有他們提供信息和熱情推薦,當年我不可能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深造。

我願在文集增訂版問世之際,再次向所有影響和支持我走向學術研究之路、從事香港史志研究的老師、家人、朋友、領導、同事和同學,表示由衷的感激之情。

人貴有自知之明。自己並非才華出衆之人,卻是腳踏實地、認真做事之人。我的文章、著述是自己熱愛祖國、回報香港的體現。希望它們能爲今人和後人認識香港、研究香港提供一些綫索,能爲學術批評提供一些參照物。僅此而已,別無他求。

劉蜀永
2021年1月20日杖朝之年於嶺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