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族係興起於黃河支流渭水流域的古老部落。相傳其始袓后稷,名棄,姬姓。周、商關係最早起於何時不清楚,但據甲骨文所載,至遲在武丁時,周已是商的西部屬國。由於周日益強大,引起商朝的不安,故商王太丁曾殺掉古公之子季歷。季歷之子姬昌繼立,即周文王。他被殷紂王封為西伯,大施仁政,敬老尊賢,深得民心。紂王妒嫉其聲望,囚之於羑里(河南湯陰),後周人向紂王貢獻美女、寶物,文王始獲釋。從此,文王更銳意經營,決心取殷商而代之。他曾往渭水之濱,迎回賢人姜尚(姜子牙,又稱呂尚、太公望),聘為軍師。為了對抗殷商,文王逐步吞併週圍小國,特別是消滅了殷商西部的重要屬國崇(河南嵩縣北),使國威大震。文王死後,子發立,是為武王,旋遷都於鎬(陝西長安),並積極準備伐殷。武王以姜太公為師,以弟姬旦(周公旦)為輔,先東觀兵至於盟津(河南孟津)﹐以圖進取。

大約在公元前1122年, 正當商紂王派大軍遠征東夷之時,周武王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聯合庸、蜀、羌、髳、微、盧、彭、濮等國,經孟津渡過黃河直抵商郊牧野。商紂王對來自西方的進攻並無準備。他倉促調遣軍隊,在牧野應戰。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拒武王。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畔紂。紂走,反入登於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商紂王的軍隊人數雖多,但兵無鬥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戰,商朝全軍覆沒,致使紂王自焚,商王朝滅亡。武王所建之周,定都於鎬京,史稱西周。

在歷史上,夏、商之亡及商、周之興頗有類似之處。夏桀、商紂常被並列為無道的亡國暴君,商湯、周武則同為以貴族而起兵革命、實現改朝換代的開國賢王。商湯、周武在革命成功之前,分別為夏、商二朝之屬國國君,具有貴族之身分,他們均打著變革「天命」的旗幟,聲言「致天之罰」或「共行天罰」,起而討伐原來的天子,並都取得勝利。因此,武王伐紂、成湯伐桀如出一轍,是為國史上第二次貴族革命,二者則並稱「湯武革命」。

如果細加類比,則桀、紂之亡國均荒政、失民,因寵幸美人(妺喜、妲己)而形成「女禍」;湯、武之建國則因施行仁政,並獲賢人(伊尹、姜尚)之輔佐;商、周之興起,均先分別掃除夏、商之重要屬國,取得諸侯之擁護,然後發動決定性的戰爭而滅亡前朝。商湯伐桀、周武伐紂儘管係以臣伐君、以下犯上,但後來史家對之往往加以肯定,認為天子無道失民就是「自絕於天」,如周武之《太誓》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蓋以天意即民意。孟子則認為武王滅紂乃正義之舉,係誅「一夫」之紂,而非「弒君」,這就為後世伐無道、舉義旗的改朝換代造成了有利之輿論。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四章_西周之封建